走进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散都苏木,映入眼帘的是片片金黄色的稻田,闻到的是阵阵稻香,大型收割机械来回穿梭,一排排稻秸顺势倒下,颗颗饱含农民汗水的稻粒被尽数收入机械存储仓。
“我们苏木党委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在水稻产业链上建强党组织,成立了合作社党总支,下辖7个支部,有党员67名。”站在田埂上的散都苏木马莲河水稻专业合作社党总支书记、理事长张海刚自豪地说。
水稻收割
散都苏木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依靠管党员、建队伍、作表率、带社员,引领全苏木7个嘎查村1370户农户种植优质水稻22000亩。目前,散都苏木水稻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在育秧、栽植、管理、收割、加工、销售等环节嘎查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开展规模化经营,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近年来,散都苏木按照乡村振兴及深化农村改革要求,坚持党建工作“书记抓、抓书记”,强化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主业意识和谋划发展主责意识,探索实行“党建+五大产业”发展模式,明确了“激发新型主体活力,挖掘资源潜力,有基础的主体大胆创新,培育典型引路”的思路,各嘎查纷纷研究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并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和林果经济。目前,五大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各嘎查村改变了以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局面,改变了以往种植玉米为主的“一粮独大”局面,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了,幸福指数逐年提高。
肉牛养殖
“念牛经”壮大农区畜牧业
坚持农牧结合、“为牧而农、为养而种”的方针,充分挖掘苏木丰富的秸秆资源,抓好棚舍、窖池、饲料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自繁自育”,大力发展舍饲养牛业。以“聚禾兴”“日昇昌”为龙头的养殖合作社日益壮大,以巴彦乌楞、麦里等嘎查村为核心的养牛专业村发展迅速,实现“人均两头牛”,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发展养殖业,逐步转变了农民种植业“靠天吃饭”的落后局面。2018年牧业年度,大小牲畜存栏63944头(只、口),较2013年32927头(只、口)翻近一番,其中黄牛存栏28051头,较2013年底增长166%,羊存栏32614只,增长12000余只。目前,全苏木已有超100头牛的合作社4家,超50头合作社15家,超20头牛养殖大户587户。
有机大米产品
“打绿色牌”扩大特色种植业规模
全苏木推行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托管种植模式、订单合同模式,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2000亩,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马莲河”大米被认定为内蒙古著名商标。构建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以土地入股种植水稻2000亩,按1.6元/斤计算,每亩可增加实际收入818元,托管种植解放劳动力,每人每年可实现务工增收1万元以上,发展订单1750户种植15500亩,以高于市场价0.1-0.15元/斤的价格收购,雇用流转或托管土地的农民320人,每人每年增收1.8万余元,有效带动社员增收。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坚持“粮改饲”“粮改经”,青贮、紫花苜蓿、杂粮杂豆、中草药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不断加大,有效缓解了连年干旱等自然灾害。目前,全苏木玉米种植面积16.4万亩,较2013年减少了3.8万亩,杂粮杂豆种植面积2.97万亩,较2013年增加了1.2万亩。
沙漠旅游业
“变沙为宝”开发沙漠旅游资源
引导168户村民以13500亩土地入股,成立了全市首家集体经济旅游景区——草甘沙漠旅游景区。着力打造“一沙一湖”,沙湖互补旅游项目,创造“集体吸引力”,并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国家“四星级”自驾游营地,成功举办了四届沙漠文化旅游节。阿拉探旅游度假村一期1000万元工程已投入使用,两个景区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草甘景区门票收入2018年已达45万元,成为全旗最大的集体经济实体,带动全村100余农户投入到旅游产业中来,并激活了周边的饭店、农家乐、采摘园等近20家,经营农户年最高旅游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全苏木旅游综合年收入350万元。
林果产业喜获丰收
“宜林则林”适度发展林产业
散都苏木将公河来村发展为以大扁杏和五角枫为主的育苗专业村。呼勃嘎查与专业沙棘种植公司合作,集中连片种植沙棘800亩,按照企业、农户、嘎查集体6:3:1的比例进行收益分红,预计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上,193户农户均收益800元左右。另外,全苏木现有已进入盛果期的寒富士基地3处600亩、饲料桑基地2700亩。同时,苏木被定为2019年全旗饲料桑种植示范基地,带动项目投资近亿元,越来越多的农户投入到林产业中来。
手工编织
“巧手致富”搞活现代服务业
苏木妇联牵头成立了“科左后旗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各嘎查村成立分社,妇联主席任分社长。采取招商引资、联系订单、协调资金、提供厂房、补助补贴等方式,扶持手工艺品产业发展。协调合作社与沈阳天艺手工艺品厂、通辽市科尔沁文化创意产业园、科左后旗博王民族服装厂、沈阳康平塑编厂等合作,有效解决了产品工艺及销售渠道问题。合作社已发展社员850余人,建立朝阳、呼勃2个手工艺品扶贫车间,辐射全苏木12个嘎查村和周边5个苏木镇,手工艺品“成手”可实现月增收2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手工艺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散都苏木“手工艺品之乡”的品牌在全市已小有名气。
喜获丰收
散都苏木党委书记孙刚说:“五大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老百姓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愿意跟着党组织干,更需要党组织的带动和党员的示范引领。目前,全苏木12个嘎查村都有发展产业的党员示范户,并无偿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下一步,苏木党委将在各嘎查村挖掘和选树一批懂科技、会经营的年轻乡土人才和致富能手,将其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充实党员队伍后备力量,同时号召党员率先垂范,争当先进户、示范户,形成‘党组织是核心、党员是先锋、群众是主力、人人做贡献’的发展局面。”
(文:通辽市委组织部佟祖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