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腾飞的翅膀——通辽市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8-10-23 22:26:02丨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丨作者:阴文娟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从1989年通辽市有申报国家专利记录至今,全市已累计申请国家专利4041件。全市获授权专利1809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29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0.72件。40年间,通辽市科技事业飞速发展,科技产业从无到有,高科技企业从小到大,产业格局从单一到多元,科技创新犹如一道不断崛起的脊梁,支撑提升着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

  40年前,内蒙古哲里木盟科技局成立,全盟科技工作萌芽初显;

  40年后,秸秆转化和生物提取、PGA(聚乙醇酸)等新材料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

  从1989年通辽市有申报国家专利记录至今,全市已累计申请国家专利4041件。全市获授权专利1809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29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0.72件。40年间,通辽市科技事业飞速发展,科技产业从无到有,高科技企业从小到大,产业格局从单一到多元,科技创新犹如一道不断崛起的脊梁,支撑提升着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铺路助力发展

  伴随着各项科技政策的不断优化完善,科技事业实现蓬勃发展。1994年,哲里木盟委、盟行署发布了《哲里木盟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设立哲里木盟科学技术进步奖,全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揭开了科技事业大发展的序曲。

  2002年,通辽市在自治区各盟市中率先设立科教兴市特别奖,重奖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2016年,出台了《通辽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积极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潜力,努力实现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

  小平台锻造大体系

  一直以来,通辽通过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争取资金支持等方式,积极引导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行业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全力推进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63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6家。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3亿元。

  蓖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生物高科技创新园、科技扶贫产业园等12个在国家或自治区领先的科研平台先后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强化,全面提升了通辽在蒙医药研究、蓖麻产业等领域的科学技术服务水平。

  金煤化工煤制乙二醇技术世界首创,获得“2009中国科学院杰出科学成就奖”。煤电铝产业循环利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新技术的应用使产品由初级的铝锭、铝箔发展到轮毂、高精铝和铝铜电子铝箔。“芝麻素提取分离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玉米化工领域,通过梅花味精等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不断升级,由淀粉、酒精、溶剂、味精等初级产品发展到小氨基酸系列产品(谷氨酰胺、苏氨酸、色氨酸),正在打造世界最大的小氨基酸生产基地。随着金煤化工、霍煤鸿骏高精铝业、昶辉生物、梅花生物、蒙药股份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持续升级,通辽新型工业化步伐正全面加速。

  与此同时,通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培育出60余个优良玉米品种,成立了全区首家肉牛科学院和院士工作站,拥有全国最大的肉牛改良工作站。制定玉米、肉牛、肉羊、荞麦、红干椒、生猪、肉驴、沙地西瓜、水稻等9个优势特色产业地方标准体系,全市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科技的发展为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自主研发开启新征程

  蒙药生产的新技术应用,使蒙药企业摆脱了传统工艺对扩大企业规模产生的瓶颈。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止血宁片、天葵口服液被收入中国药典,蒙药新药保利尔胶囊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药之一,是第一个国家注册六类蒙药新药。内蒙古康臣药业研发的纯中药制剂尿毒清颗粒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中药保护品种,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方面有独特的效果。

  针对科技资源相对匮乏的状况,通辽积极与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以及先进地区开展合作,先后与北京昌平区、中科院、内蒙古民族大学、清华大学、国机集团、北京西城区、北京化工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推进领军人才引进、合作建立孵化中心、沙地生态治理、智慧社区、园区基地建设。同时,积极探索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通过支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培养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截至目前,通辽已累计取得科技成果643项,其中获奖305项,获得自治区级奖励42项。292项科技成果获通辽市科技进步奖。世界首创“煤制乙二醇技术”被评为“2009中国科学院杰出科学成就奖”。“芝麻素提取分离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褐煤提质、蓖麻深加工、硅砂利用等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改革开放40年,也是科技创新的40年,一项项科技发明坚定了通辽经济发展前进的脚步,一次次科技进步开启了创新发展的新征程。(来源:通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