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风景线上的绿色丰碑:内蒙古通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18-10-12 16:35:18丨来源:新华网丨作者:郝文秀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委、政府践行“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奋起与黄沙抗争,在光秃秃的沙海中播撒绿色的希望。

这里是北方草原文明的摇篮;这里是祖国北疆亮丽的风景线。他北起大兴安岭东南麓,南到燕山北部,西起巴林桥,东至吉林郑家屯;这方广袤的土地有一个英雄的名字——科尔沁。

历史上,科尔沁曾是游牧民族逐水而居、逐草放牧的天堂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萨合尔所率蒙古族精锐——科尔沁部的属地。清末民初,东北军阀与蒙古族王公互相勾结大肆开垦放荒,科尔沁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受了灭顶之灾。科尔沁区域内,天然林仅存378万亩,且多为次生林,森林覆盖率只有2.9%。历史上美丽富饶的科尔沁草原变成了令人闻之色变的科尔沁沙地。科尔沁沙地横跨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区,沙地面积7760万亩,其中,在内蒙古通辽市境内有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面积的52.7%,占通辽总面积的44.5%,全市138个苏木(乡、镇),321万人口中,有90个苏木(乡、镇),近200万人口生活在“无风三尺土”的恶劣环境中。滚滚黄沙淹没了青青草原,频发的沙尘暴罩住了科尔沁的碧水蓝天,黄沙赶着人搬家的苦吟盖过了悠悠牧歌。

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委、政府践行“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奋起与黄沙抗争,在光秃秃的沙海中播撒绿色的希望,在祖国的北疆谱写下生态建设惊天地、泣鬼神的瑰丽诗篇。

科尔沁沙地播绿荫

2003年,从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传出一条令通辽人为之自豪、为之振奋的信息:根据中科院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遥感监测,“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科尔沁沙地在通辽市范围内的沙漠化面积已减少了1200万亩,在全国4大沙地中,科尔沁沙地唯一出现了治理大于沙化的总体良性逆转。听到这一消息,通辽市“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者们禁不住潸然泪下。他们忘不了啊,为了让科尔沁沙地增添一丝绿色,通辽人上下同心协力,投身“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日日夜夜。

通辽市在治理科尔沁沙地上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因为通辽市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大胆创新,敢于担当,探索出一条既符合通辽生产生活实际、又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以大工程带动生态建设大发展。

在通辽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史上,“5820”林业生态工程、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是两座巍峨的丰碑。

1999年,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通辽市委、市政府大手笔规划启动了“5820”林业生态工程。这一工程要求用5年时间,全市8个旗县市区各建相对集中连片,造林保存面积20万亩以上的林业生态工程。以此作为核心工程、支撑工程和示范工程,带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上质量、上规模、上水平。

在“5820”工程建设中,通辽市采取“先抓点,后连片,育出珍珠再穿线”的方式,统一划定项目区,跨乡跨村连片治理。讲规模,质为先,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实施“5820”工程,通辽市完成造林200多万亩,封育120多万亩,人工种草100多万亩。从此,通辽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走上了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新阶段。

“双百万亩”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是通辽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又一精品力作。工程于2004年启动实施。用5年时间,在科尔沁沙地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00万亩,在沿河两岸和平缓沙地营造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商品用材林100万亩。

2014年,通辽又启动了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从2014年开始,利用7年时间,到2020年,采取植树种草、封沙育林、封禁保护等措施,分别完成1000万亩林业生态治理,1000万亩草原生态治理工程。重点在奈曼旗常兴穿沙公路两侧、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阿古拉镇、科左中旗花胡硕苏木——珠日河牧场等地区集中打造3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若干个几万亩到几十万亩相对集中连片的治理区。其中,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阿古拉镇集中连片项目区规模达50万亩,奈曼旗常兴穿沙公路两侧完成集中连片综合治沙30万亩,科左中旗花胡硕苏木——珠日河牧场集中连片项目区规模20万亩,科左中旗敖包苏木、花吐古拉镇、舍伯吐镇、希伯花镇、珠日河牧场、花胡硕苏木等6个苏木镇场,围绕40万亩现代农业生态节水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带100多公里。

大工程气势如虹,产生了强劲的磁力效应,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和个人纷纷投资通辽“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实施一个个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海外的游子来了,他们满怀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用汗水和资金浇灌出了一片“海外赤子报国林”;全国的新闻工作者来了,他们每人捐栽一棵树,75万株树木,在科尔沁沙地上汇成了“中国记者林”;北京的妇女姐妹来了,与通辽的姐妹们携手建起“京蒙巾帼世纪生态林”——三 八妇女林;驰誉海内外的海尔集团来了,科尔沁沙地上长出了一片“海尔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蒙草抗旱”等专家来了,投资近9000万元,建成了面积2500亩,集试验示范、引进推广、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科尔沁生态科技示范园,成为通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技术支撑......

“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以来,通辽大地上冠名林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党员林”、“民兵林”、“军警林”、“计生林”、“青年林”、“友谊林”、“蚂蚁森林”……每一座冠名碑的后面,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与冠名林纷纷落户同步,社会各界人士在通辽市投入生态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治理沙地10多万亩。市内外财团及私营企业投资6500多万元,治理沙地25万多亩。一个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一起上,多元投入,全民播绿林业生态建设机制在通辽已经形成。

大工程带动,让通辽市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重建设轻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截至2017年底,通辽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142534.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5934.2万元,地方自筹20793.55万元,群众集资2522万元,利用外资、贷款等其它方式投资13285万元。全市200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森林面积增加到207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8.9%提高到2017年的23.13%,活立木总蓄积由1978年的829万立方木增加到2017年3623万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约2300万吨,增加土壤蓄水量约4.7亿立方米。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已形成带网片、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框架,扭转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生态环境实现了良性循环,在祖国的北疆建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创新筑起绿色长城

让科尔沁沙地重披绿装,再现昔日秀美山川,是通辽人梦寐的追求。再没有像通辽人对绿色所表现出的渴望,再没有像通辽人对林业生态建设所迸发发出的激情。那渴望,如常年积蓄的岩浆,一旦喷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就锐不可挡;那激情,像久晒的干柴,一旦点燃,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立刻变成熊熊烈火,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怀着这渴望,怀着这激情,通辽市人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态建设、治理沙漠的奇迹。

奈曼旗有个兴隆沼,东西长48.5公里,南北最宽处达20公里,总面积78.9万亩。历史上由于随意开荒、砍柴,过度放牧,兴隆沼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原本水丰草茂的兴隆沼成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子跑”的茫茫沙海。兴隆沼植被尽失,土地全部沙化,其中流动、半流动沙丘达23.5万亩,沼内仅存4棵树。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了沼内群众生活贫困。成为远近闻名的“穷棒子梁”。抓住“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兴隆沼采用宽林带大网格的模式造林治沙,经过20多年的不懈治理,在兴隆沼的不毛沙地上建成大林网32个,小林网391个;营造宽500米的主林带14条,总长212公里;营造100米宽的副林带1044条,总长991公里。造林保存面积达3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5%,提高到现在的45.6%。沼内活立木蓄积量45万立方米,年均增长1.2万立方米。“三北防护林”建设不仅为兴隆沼恢复了绿水青山的秀美容颜,而且,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建成稳产高产杂粮基地11万亩,年产杂粮1500万公斤;开发养鱼水面1.2万亩,年产鲜鱼35万公斤;建成优质牧草基地15万亩;饲养牲畜13万头(只);每年向市场提供肉类30万公斤,绒毛15万公斤,由茫茫沙海华丽转身,成为绿色宝库。

198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上发现了一片新绿。这片沙漠森林的主人是名不见经传的通辽市二林场。于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组团慕名前来实地考察,以破解沙漠造林成功的奥秘。当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二林场,望着起伏的沙丘上长着一望无际的森林,置身沙海听林涛阵阵,禁不住交口称赞:“二林场人不起!”陪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考察的二林场负责人笑着说:不是我们了不起,而是机械开沟抗旱造林新工艺了不起。沙地机械开沟抗旱造林新工艺,是二林场人发明的,第一台开沟犁是二林场人研制出来的。依靠机械开沟抗旱造林新工艺,17年时间,二林场累计造林保存面积5.58万亩,活立木蓄积13万立方米,价值达1200万元。更重要的是,二林场首创的机械开沟抗旱造林新工艺从通辽走向内蒙古,走向“三北”地区,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

奈曼旗白音塔拉苏木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一出门映入眼帘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滚滚黄沙。全苏木有7000多口人生活在50万亩的沙坨子上。到20世纪80年代,白音塔拉苏木粮食亩产不

足5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不足250公斤。群众的房子被黄沙掩埋是家常便饭。在“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带动下,穷则思变的白音塔拉干部群众在林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发明了以“三小”为主要内容的“温饱工程”建设。他们以家庭为主,50亩为一个单元,造一小片林,打一眼小管井,建一小块农田的“生物经济圈”。群众推沙造田,挖沙植树,打井配套。一年下来,光秃的沙地长出了碧绿的林带,寸草不生的沙坨子,收获了金灿灿的粮食,治住了沙,吃饱了饭,当年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诞生于白音塔拉的“三小”温饱工程被命名为“生物经济圈”工程,迅速在内蒙古推广,在全国沙漠地区推广,成为全国沙区群众实现温饱的自选模式。

开鲁县麦新镇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因地制宜,利用沙沼荒地和稀疏林地搞沙地果树开发,推广农林复合经营,建设“两高一优”经济林系统工程。通过几年建设,果树绿了,防护林造上了,沙子治住了,基本农田得到了保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麦新镇沙地果树面积发展到1.3万亩,年产水果350万公斤。沙地果树业成为麦新镇的支柱产业。他们产的“123”金红苹果被评为通辽市名优农畜产品,以“草原龙果”、“草原圣果”的商标饮誉区内外,畅销大江南北。

以穿沙公路为轴线,植树种草种灌,使绿色不断向公路两侧沙漠推进,是通辽在新的自然环境下,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又一新创举。通辽市根据沙区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恶化、群众生活贫困,造林成活率低的实际,进行“修路、林业生态、扶贫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在沙区修建11条,总长1080公里的穿沙公路。用纵横交错的穿沙公路把沙区切割成若干个单元。穿沙公路修到哪里,就把生态建设推进哪里,让绿色延伸到哪里。全程47公里的库伦旗“茫三线”穿沙公路,经过3年生态建设,公路沿线增加林地10万亩,综合防沙治沙42万亩。不但将塔敏查干大沙带征服,而且使公路沿线2.1万农牧民群众年人均增收300元,直接拉动库伦旗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成为一条充满活力的经济带。

最近几年,气候连年干旱,造林成活率降低,通辽市又探索研制出了“注水造林”新技术。他们对原来的植树机进行改进,在植树机植苗开沟内壁上焊接注水部件,造林时用胶皮管将拉水车的水罐与注水部件连接,作业时打开水罐阀门和注水部件阀门,使牵引植树机的机车与拉水车同速并行,实现了开沟、注水、投苗、覆土、镇压一条龙作业。采用“注水造林”新技术,比普通开沟造林成活率提高十几个百分点。

创新是永恒的动力。通辽人不但勇于创新,更善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三北防护林建设”的生产力。40年来,通辽是林业生态建设获得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奖励的创新成果40多项。这些成果转化为奈曼旗常兴穿沙公路两侧、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阿古拉镇、科左中旗花胡硕苏木——珠日河牧场沙地综合治理,科左中旗敖包苏木、花吐古拉镇、舍伯吐镇、希伯花镇、珠日河牧场、花胡硕苏木等6个苏木镇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科尔沁区大林镇、开鲁县东风、麦新镇高效果树经济林等一大批高标准、高质量“三北防护林”建设典型。在典型的引领下,40年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为通辽市增加林地面积200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3万亩,4434公里铁路、公路,2255万亩农田、1253.7万亩牧场得到有效保护,在科尔沁沙地上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播绿群星光耀大地

“三北防护林”建设,是一项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生态文明工程,是一场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绿色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在这场至今尚在进行的发展方式变革中,通辽人经受住了考验,提升了生态文明意识,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绿色的明星,他们是“三北防护林”建设的中流砥柱,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行者,在祖国的北疆汇成了一条光耀大地的绿色星河。

宝秀兰,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宝格吐嘎查女村主任,被乡亲们成为“治沙女愚公”。20多年来,这位勤劳朴实的蒙古族妇女,用她那柔弱的身躯同沙魔展开了不屈的抗争。她凭着一股韧劲,在茫茫的科尔沁沙地上播种着绿色,治理着沙漠,在茫茫沙海里植树造林30余万株,将承包的2500亩荒沙变成了绿洲。同时,带领当地农牧民治理沙漠6万多亩,荒沙植被盖度达到40%以上。使南宝格吐嘎查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群众从此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王海英,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作为通辽“三北防护林”建设主战场,防沙治沙重点地区科左后旗的林业局局长,他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既是工程的规划设计员,具体实施的指挥员,又是身先士卒的战斗员。他立足实际,提出了科左后旗林业发展由生态林向经济林调整,由大规模造林向乡土树种封山育林调整的建设思路。在四期工程的基础上,实施完成“三北”五期防护林工程102.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1.9万亩,封山育林29.4万亩,飞播造林1万亩。全旗初步形成了生态、产业、经济效益兼顾的“民生林业”发展的态势。为“三北”防护林转型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

王海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个人,扎鲁特旗林业局局长,参加工作就投身“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30年坚守,王海峰初心不改。坚持研究和推进扎鲁特旗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性的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扎鲁特旗人工和飞播造林同步、围封与治理并举,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137万亩。全旗森林面积从1977年的498万亩增加到了2017年的843万亩,净增345万亩,森林覆被率从1977年的18.49%增加到34.02%,增长了15.53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了逆转性恢复。

杨明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个人,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科左中旗林业局副局长。参加工作25年,他指挥劳作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第一线,足迹踏遍了左中大地的山山水水,一株株幼苗无不见证着辛勤劳动的汗水,一片片绿色彰显他的业绩。在他和伙伴的拼搏下,科左中旗7年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40.5万亩,任务完成率100%。

宝栓柱,通辽市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伊拉麻图嘎查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20年如一日植树造林。将一个昔日黄沙滚滚、缺柴少粮的贫困村,建设成为一个林地面积2.9万亩,户均林地面积52亩,人均占有林地11.3亩,森林覆被率达到44%,家家户户盖起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民风淳朴、环境良好的小康村。

还有库伦旗六家子林场场长王福森,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担任国有林场场长25年来,带领职工抗风暴、斗沙魔,建起了片片林海,保护了肥沃的农田,为职工筑起了幸福家园等 。

“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40年来,通辽的各族干部群众一代接着一代,在科尔沁沙地上植树种灌种草,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祖国的北疆添绿。“三北方林”工程的每一个项目区,都是一部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史诗,每一条林带,都是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深邃画卷,每一个人都是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播绿者、守护者。千百个宝秀兰、王海英、王海峰、杨明海、王福森、宝栓柱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浇灌“三北防护林”的每一片绿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三北防护林”每一棵树木的年轮,汇成一条璀璨的绿色星河,光耀着通辽大地。

“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40年来,通辽市先后有16个嘎查村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千佳村”,3个乡镇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2个旗县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通辽市先后被授予“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地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弹指一挥间,四十年过去。在“三北防护林”的庇护下,科尔沁沙地绿荫浓了,风沙小了,环境美丽了,经济发展了,群众富裕了。

“三北防护林”,祖国北疆靓丽风景上的一座绿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