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歌声激情唱响光辉岁月

发布时间:2018-10-12 14:44:57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院秀琴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在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时代春潮中,成千上万首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在内蒙古草原上绵绵不绝、激情唱响。

40年光辉岁月,像一首流淌的歌,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40年的大潮奔涌,像一条宽广的河,吟唱着时代的律动。

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在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时代春潮中,成千上万首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在内蒙古草原上绵绵不绝、激情唱响。

奋进新时代,放歌大草原——有多少难忘的记忆,萦绕在草原儿女的心头,激励斗志,振奋精神,扬鞭跃马,砥砺前行!

草原曲库全面扩容

“上世纪70年代,流行的是红色民歌和革命歌曲,比如大家都会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还有《骏马奔驰保边疆》等等,一些经典电影的插曲和主题曲也跟着火起来,比如《地道战》等等。”今年已经66岁的呼和浩特市民张金芳是一位从事了大半辈子音乐教学工作的老教师,如今一提起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时期流行歌曲的变化,她依然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自信心也在不断加强,因而激励人奋发向上的主旋律歌曲成为当时乐坛的主流。《祝酒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批充满生机、歌唱希望的歌曲迅速传唱开来。

作为中国音乐版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然也不可能缺席。当著名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先生唱起动听的《小黄马》、深情的《森吉德玛》,唱起豪迈的《啊!草原》、悠远的《北疆颂歌》,还有那首隽永的《锡林河》,激荡着多少人心中的草原情怀。而由他深情演绎的经典歌曲《敖包相会》,牵挂着多少人心中的草原情愫,草原歌曲的“曲库”加速扩容,创作数量和传唱范围同步提升。

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我们迎来了文化艺术领域的开放,各种歌曲类型和曲风纷纷兴起,特别是流行音乐的浪潮澎湃而来。

“上世纪80年代,港台歌曲进入大陆,从音乐这方面来说,带来了一定的活力,使文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像邓丽君的《甜蜜蜜》,费翔的《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那时候特别流行,春节晚会上播过之后,很多人都会学着唱。”张金芳说,这一时期的民歌也有不少广为流传,如董文华演唱的《望星空》《十五的月亮》等。

紧接着,西北风、摇滚音乐在国内盛行,代表作有崔健的《一无所有》、范琳琳演唱的《黄土高坡》等。“特别是1989年在呼和浩特成立的零点乐队,太让人激动了,这可是我们本土的乐队啊,代表作《爱不爱我》《粉墨人生》《相信自己》也是十分流行。”张金芳自豪地说,无论是创作、演唱还是音乐制作,各种各样的歌曲类型都少不了内蒙古元素的参与。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豪感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许多振奋人心的歌曲,例如反映香港回归的《东方之珠》,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春天的故事》,都进入了人们喜欢的歌曲榜单中。“当时我们带着学生学唱这些歌曲的时候,大家都很激动很振奋。”张金芳告诉记者。

时至今日,新生代草原音乐人创作了不少草原新民歌,他们把对草原的深厚感情融入到歌曲之中,创作出许多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如乌兰图雅的《站在草原望北京》,将民族音乐与流行元素相结合,唱出了草原儿女的中国梦。

传统民乐气象更新

改革开放前,歌曲《敖包相会》随着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热映,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歌曲《草原之夜》作为电影《绿色的原野》的插曲,以细腻悠扬、婉转动人的旋律,被誉为“东方小夜曲”;《草原晨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歌曲风格独特、旋律优美,久久回荡在人们心中,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名曲。

“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让观众记住了那首借鉴蒙古族长调民歌创作的歌曲《赞歌》和演唱技术精湛的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同样从事了近40年音乐教学工作的呼伦贝尔退休教师吉日嘎拉告诉记者。

随着时代的变迁,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蒙古族歌曲也越来越时尚化。蒙古族歌曲吸收、融合了多种时尚流行元素,逐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和表演形式,精彩纷呈。

“像德德玛演唱的《草原夜色美》、那顺演唱的《雕花的马鞍》、腾格尔的《蒙古人》等都是这一时期蒙古族歌曲的优秀代表。”吉日嘎拉说。

2005年,一曲《鸿雁》成为全民点赞的草原金曲,呼斯楞用清澈的嗓音唱出了乡愁和牵挂;2006年央视春晚,《吉祥三宝》凭借新颖别致的曲风、轻松活泼的问答说唱形式,以及英格玛稚嫩纯真的童声、布仁巴雅尔和妻子乌日娜甘醇的歌喉,令人耳目一新;杭盖乐队、HAYA乐团、九宝乐队等音乐团体崭露头角,掀起摇滚民族风……

从厚重的蒙古族音乐传统中汲取丰富营养,注入时代精神的表达与传播,草原歌曲创作事业焕发出无限活力,彰显出无限魅力。

时尚音乐火爆来袭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北疆草原以更加宽广、更为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反映在歌唱领域,就是更加丰富多元、更加时尚前卫的“好声音”。

进入21世纪,来自欧美的街舞、嘻哈,来自日韩的DJ音乐、劲舞,来自港台的青春偶像,都影响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娱乐趣味。

“2001年,我开始粉周杰伦,他的音乐里面融合了R&B、hip-hop等多种音乐风格,有的深情,有的动感,每一首我都特别喜欢。”鄂尔多斯市80后小伙刘尹回忆起追星的经历滔滔不绝。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网络文化成为一种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娱乐及文化形态,网络成为流行歌曲新的主要的传播渠道,同时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手机铃声形式的出现,也推动着流行歌曲的网络化发展。

“这个阶段有很多网络歌曲,比如《老鼠爱大米》《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两只蝴蝶》《猪之歌》《你是我的玫瑰花》,都是著名的街头音乐,商店门口的音响总放这些。”刘尹笑着说。

不断引领时尚潮流的歌坛上,闪耀着一颗又一颗来自内蒙古的明星,让每一个家乡人引以为豪。从鄂尔多斯走出去的腾格尔,从呼和浩特走出去的韩磊,从包头走出去的杨坤,从锡林郭勒走出去的斯琴格日乐……曾几何时,大江南北都在传唱他们的作品,让草原音乐流行起来、时尚起来。

近年来,流行歌曲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音乐文化的社会需求量极剧扩大,多元化的受众促使流行歌曲风格更加多元和个性,流行歌曲品种更多,如“雷鬼”“饶舌”“嘻哈”等等。数字化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也极大地降低了流行歌曲合成录音的成本和创作门槛,促使流行歌曲创作更加多元。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多元,除了广播、电视、影视传媒、发行CD唱片等传统传播方式外,网络歌曲、彩铃、手机音乐等,都成为推动流行歌曲传播的强劲引擎。在这一进程中,活跃着一大批敢想敢试的内蒙古音乐人。

“这几年,《中国好声音》《中国新说唱》《蒙面歌王》《我是歌手》等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这也促进了流行歌曲的多元化发展。”刘尹说。

在去年央视举办的《中国民歌大会》中,蒙古族选手大获全胜,乌英嘎夺得第二季总擂主,阿木古楞连续4期获得擂主桂冠,成为停留时间最长的选手。而在今年元旦播出的山西卫视年度民歌盛典《中国民歌夜》节目中,来自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的孟和乌力吉以一首乌珠穆沁民歌《赞歌》成功夺冠,获得“黄河歌王”称号,成为继蓝野乐队后,我区第二个获得该荣誉的歌手。

还有云飞,阿云嘎,傲日其愣……越来越多的内蒙古音乐艺术人才在全国各地的电视荧屏上、在联接一切的互联网上频频亮相,弘扬草原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草原音乐的铁杆粉丝。

草原歌声唱响世界

当年一曲《吉祥三宝》登上央视春晚,温暖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兼用蒙汉两种语言,唱出不一样的精彩和最深长的情怀。21世纪以来,汉译的蒙古族歌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借鉴蒙古族民歌风格创作的歌曲也日渐增多。

“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融合了鲜明的草原特色和强烈的现代气息的实力派歌手,如布仁巴雅尔、韩磊、呼斯楞、凤凰传奇、乌兰托娅等,他们有蒙古族人的音乐灵性,又受到了现代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创作和演绎的歌曲受到很多人喜欢。”吉日嘎拉介绍说。

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新创作的蒙古族歌曲,如《草原在哪里》《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呼伦贝尔大草原》《天边》等,蒙古族歌手在唱,其他民族的歌手也在唱,专业歌手在唱,业余的音乐爱好者也在唱。

“值得一提的是凤凰传奇,他们把蒙古族的传统民歌和rap、现代说唱糅合到了一起,创作和演绎了《月亮之上》《自由飞翔》《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风》等歌曲,使得民族风格和流行风格完美地结合。”吉日嘎拉说,还有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乌兰托娅,用扎实的声乐演唱功底和迷人的独特嗓音演唱的《套马杆》《陪你一起看草原》《莲的心事》等深受大众欢迎。

近年来,以安达组合为代表的一批蒙古族音乐人以弘扬传播草原音乐文化为己任,积极探索出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世界音乐相结合的新的发展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特别是安达组合,接连斩获国际大奖。今天的内蒙古,掀开了草原音乐走出去、草原文化走出去的精彩一页。

从一种声音到“百鸟朝凤”,从题材狭窄、曲风单一,到风格迥异、万紫千红,既拨动时代旋律,也抒发张扬个性,既穿透耳膜,更穿越心灵……唱的都是“同一首歌”:一曲盛世欢歌,一曲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