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从而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把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把农村变成旅游区,来带动农民致富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目的,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旅游扶贫新路子。截至目前,全旗建成4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2个,乡村旅游点31处。今年1-8月份,全旗接待游客9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9.2%,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下,全旗有1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整体脱贫,15649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建景区,上项目,丰富旅游产品
该旗按照打造区域知名的全域四季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唱响“英雄上马的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编制完成了《2018-2030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围绕构建“一线一路四点”新格局,建景区,上项目。年初以来,投资3500万元,实施了大青沟景区提质升级工程;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乌旦塔拉景区建设工程;投资5215万元,实施了僧格林沁王府附属工程;投资6500万元,实施了“一带一路·敖包相会”主题小镇项目征拆工程;投资800万元,实施了草甘沙漠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工程;联众旅游度假区、欧翔玖玖滑雪场、北甘旗自驾游营地、阿古拉自驾游营地、博王夏宫等景区和项目完成总投资超过3亿元;全长133公里、投资3.5亿元的旅游公路“丝路线”建设已完成国道304线至海斯改段58公里的征地手续办理,正在进行招投标。
树典型,抓带动,实现以点带面
景区带动效果显著。散都苏木车家村以村集体经济的形式开发建设成草甘沙漠旅游区,依托景区发展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31户贫困户将129.1万元扶贫贷款(或以奖代补资金)以入股形式投入到景区,以红利的方式增加收入;19户贫困户以在景区就业的方式增加收入;2户贫困户通过经营摊位的方式增加收入,在景区的带动下,全村33户贫困户117人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17户贫困户实现旅游脱贫。
商品开发遍地花开。鼓励并支持贫困户通过开办经营农家乐、牧家乐实现增收脱贫。目前,全旗共有农家乐、牧家乐50余家,带动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5000元;秉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科左后旗成立了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在甘旗卡镇、散都苏木、查日苏等地50余个嘎查村组织开展妇女技能培训班,聘请专业人士指导当地贫困妇女学习蒙古族刺绣、手工艺制作等技能,并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刺绣所需的手工材料,高价回收成品,使700余名贫困妇女在不出门、不影响家务的情况下增加可观收入;茂道吐苏木开办的马头琴制作公司每年带动12名贫困人口就业,年均增收3000元;巴嘎塔拉苏木、朝鲁吐镇等地利用充足优质的奶资源、种植业资源开发设计了原生态、无污染的品牌奶制品、杂粮杂豆、大米等旅游商品,直销区内外,带动60户贫困户参与生产加工及销售。
扩大就业保障可持续。旗旅游事务服务中心组织号召全旗十余家涉旅企业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05个,保障贫困户有稳定收入;八家旅游饭店与贫困户签定蔬菜订单,带动25户贫困户留在家里守住菜园子增收。
重提质,强宣传,形成生动局面
资金支持加快建设。为保障全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科左后旗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争取到旅游扶贫资金75万元投入到景区改扩建;争取到扶贫旗县建设补助资金300万元建设景区旅游厕所;争取到100万元的社会体育资金用于草甘沙漠景区自驾游营地建设;争取到350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阿古拉景区和北甘旗自驾游营地建设。资金的注入加快优化了景区环境,提升了景区品质。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由旗旅游事务服务中心带队,组织各大景区景点负责人先后到北京、阜新、阿尔山、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乌海、锡林郭勒等地学习旅游开发及产业带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阔视野,更新理念,使经营更加科学规范。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先后组织到北京、呼和浩特、沈阳等地举办旅游招商推介会,吸引客商投资后旗旅游,吸纳游客走进后旗旅游;成功策划举办了“一带一路·敖包相会”主题活动、草甘沙漠旅游节、乌旦塔拉国际枫叶节、“英雄上马的地方·骑手大会”“森林会”等品牌活动,并通过中国网、人民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将科左后旗旅游及旅游扶贫典型宣传到国内外,吸纳更多旅游人口,增加旅游收入,提高带动力。
(文:孙成富 赵洪,来源:文明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