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音乐世家,年仅八岁就能独自作曲;他说要把音乐奉献给所有草原上的人们,由他作曲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天边》、《呼伦贝尔大草原》等红遍大江南北;从人民大会堂唱到维也纳金色大厅,他的作品正逐步走向世界。他,就是著名蒙古族音乐家乌兰托嘎。
出生在音乐世家,8岁就能作曲
从小,乌兰托嘎就在艺术熏陶下成长。他的父亲在呼伦贝尔某政府单位任领导干部,工作兢兢业业。闲暇时总会约几个拉四胡的朋友,喝着浓香的奶茶,拉着古老的曲调,唱着数不清的古老歌谣。母亲也会唱很多美妙的蒙古民歌,年幼的乌兰托嘎经常在妈妈的歌声中入眠。
乌兰托嘎在家排行老六,上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大哥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就读,二哥在呼伦贝尔民族歌舞团先后学习了舞蹈和中提琴,三个姐姐分别精通二胡、琵琶与扬琴。
可以说,乌兰托嘎生活在一个音乐世家里。每逢节假日全家团聚,一家人拉的拉,唱的唱,话题永远离不开音乐。在充盈着音乐的生长环境中,乌兰托嘎年纪轻轻就能把古老的四胡、神奇的提琴、俄罗斯的手风琴以及各式的吉他演绎得出神入化。
年仅8岁,乌兰托嘎就创作出第一首歌曲,这让小伙伴甚至大人们都大为吃惊。回忆起这件事,乌兰托嘎说:“八岁那年,我自己遍了个小调儿,然后跑去唱给小伙伴们听。他们说好听。我说那是我创作的,他们不信。我就说,如果你们在收音机里听不到这首歌的话就证明是我写的。结果他们听了好几天也没听到,就相信是我写的曲子了。”
广泛涉猎,作曲家的蜕变之路
乌兰托嘎15岁的时候,父亲永远离开了他们。
年少的乌兰托嘎被安排在海拉尔民族贸易商店做售货员。在那个店员比顾客多而且商品极度匮乏的年代,这个长着清秀面庞的小男孩总是抱着吉他在柜台里轻声弹奏忧伤的乐曲,那悠扬深沉的曲调赢得过很多顾客的驻足与感叹。样板戏选段、蒙古民歌、革命歌曲等一系列歌曲陪伴着乌兰托嘎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乌兰托嘎先后进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他行走在音乐殿堂中,体验着人间的愉悦和悲凉。青年时代的彷徨、等待、孤独使乌兰托嘎进一步体会到音乐的内涵。岁月的洗礼让这个清秀文静的音乐青年,终于成长为一个有着特殊气质和风采的作曲家。
毕业后,乌兰托嘎在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工作了11年,担任作曲和指挥。工作之便,他聆听了内蒙古几乎所有地域的音乐。
乌兰托嘎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造就着具有特质的艺术。伊克昭盟的歌手可以把别的盟的音乐也唱成自己的调子。他们端着肩膀,唱开去,有激情,有韵味;哲里木民歌中总散发着深深的忧伤;锡盟的音乐却显现朴素和平和。”这些多元化的音乐,给了乌兰托嘎许多作曲的灵感。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红遍全中国
1998年10月的一天晚上,歌唱家德德玛在电视节目里看到了席慕蓉。“生活在台湾的父亲和母亲几十年做梦都想回到草原啊,可他们到死都没有如愿!日日夜夜,他们那句到死都不变更的话常常回响在我耳边:孩子,我们去不了了,将来你一定要回我们的草原,因为我们的根在那里……40多年了,爸爸、妈妈,我终于来到草原了!”说到这里,席慕蓉已泪流满面。
德德玛当即有了认识席慕蓉的想法。也许是天意,第二天上午,著名蒙古族作曲家乌兰托嘎来到德德玛家里串门。
他刚刚落座,德德玛就迫不及待地向他提到了昨晚的电视节目,并透露了想认识席慕蓉的想法。没想到的是,乌兰托嘎很豪爽的回答道:“我认识她,她就在北京,一定会尽快联系。”次日上午十点,乌兰托嘎将席慕蓉领进了德德玛的家门,两位都渴望相见的艺术家终于见面了。
言谈中,德德玛感觉席慕蓉是一个非常真诚的诗人,这种真诚,是那种为了自己的民族敢于牺牲一切的真诚,这让德德玛对她更为敬重。
她说:“我自从得病以来,记忆不是怎么太好,但昨晚的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几次说父亲说的草原什么的,母亲说河什么的,父亲草原、母亲河流——这应该是一首歌的名字呀!
席慕蓉感到有些惊讶,而接下来德德玛好像突然来了灵感地说:“席老师,这样吧,你就把它写成一首歌词吧,乌兰托嘎是非常出色的作曲家,让他写曲子,我来唱!”
席慕蓉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把歌词初稿写出来,随即发给了德德玛。德德玛将歌词递给了乌兰托嘎,并叮嘱这样的好歌词,一定不能让作曲落下。
面对着这首歌词,乌兰托嘎热血沸腾,他把自己封闭在工作室里,对着歌词一边放声歌唱,一边用简谱在洁白的稿纸上捕捉一个个婉转跳跃的音符。创作完成后,乌兰托嘎带着谱子来到德德玛家,并和着钢琴唱给她听。德德玛仔细地聆听着,尽管乌兰托嘎的嗓音并不完美,但她听得出,这曲调,真的好像就发自席慕蓉的心底。
2000年初,德德玛在内蒙古春节晚会上演唱了这首荡人心魂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几乎是一夜之间,《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从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走向全国。
从人民大会堂到维也纳金色大厅
2006年,《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乌兰托嘎作品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次音乐会的举办让整个草原都为之沸腾了。
喜爱乌兰托嘎音乐的人比他自己想象的要多得多,有人专门乘飞机赶到北京,甚至还有一位在北京住院做康复治疗的观众坐着轮椅在过道上观看彩排。
音乐会云集了众多知名歌手,如腾格尔、韩磊、齐峰、德德玛等,代表了新中国内蒙古音乐的高峰。在演出结束后,时任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的曹征海激动地说:“今夜属于草原,今夜属于乌兰托嘎!”
次年2月,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了乌兰托嘎的交响组曲——《呼伦贝尔交响诗》中的第三乐章《河流》。面对掌声雷动的场面,作为那场中国民族新春音乐会艺术总监的乌兰托嘎心里很平静。
他说:“我只是实现了一个多年的梦想,金色大厅里曾演奏过《蓝色的多瑙河》,现在我们呼伦贝尔的《河流》也在欧洲鸣响了,我很自豪!”
(来源:民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