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彩的秋季,记者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走进兴安大地,用心聆听体会,不同语言的各民族同胞,共同传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草原赞歌;相亲相爱的小家庭,汇聚成幸福的大家庭,讲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民族团结故事。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爱的眼神,心的倾诉,传递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
兄弟姐妹相处好
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的一个院落里,一阵叮叮当当的锤打声和众人喧哗声吸引了记者。原来是20多位村民,正帮着蒙古族老人格日勒家盖新房。
在义勒力特嘎查生活了40多年的格日勒,说起由苦变甜的几十年的日子,发自内心的说:“一是感恩党的惠民好政策,二是感谢互帮互助的乡亲邻里,特别是一心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嘎查党支部书记白双龙。”她告诉记者,10年前,白双龙就借给她家1万多块钱,帮助承包了20多亩地,她家的日子才有了起色。
听到格日勒的夸赞,白双龙有些不好意思: “咱嘎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相处得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你看,这些来帮忙的有蒙古族、汉族,还有满族,都是一有空就自愿跑来找活儿干,没人发动。”
刚40岁出头的白双龙,依靠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包荒山、养牛羊、种大棚,在嘎查里较早富裕起来后,带领40多户村民发展养殖业,实现增收。2015年,他当选为嘎查党支部书记后,首先谋划的是立足义勒力特嘎查近郊优势、水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交通优势,致力于打造花乡小镇,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嘎查的主导产业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锡伯族小伙儿吴迪就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受益者。他家正好位于新建广场旁,2年前,吴迪用乡亲们给凑的启动资金开起了超市。现如今,吴迪一家的日子过得可滋润了,一天的纯利润能有两三百。
吴迪高兴地说:“自打嘎查里旅游业兴起,人的消费观念也都不一样了,许多新鲜货都要试一试,尝一尝,城里有的咱小店里也都得有。”
住在离吴迪家不远的蒙古族大姐香春,前些年还在外面做买卖,眼瞅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就回到嘎查办起了葡萄采摘园。
“现在游客多了,种的葡萄都不用往出运,直接在村里就能卖,而且价格还高,游客自己摘一斤就能卖到10块钱。”她说,“别看我们两口子是蒙古族,可都是种葡萄的能手,这技术也是汉族兄弟郭师傅手把手教出来的。”
经营租赁观光自行车生意的汉族村民辛田喜也是感触颇深,他一年四季闲不着,租赁自行车、烧烤、卖奶茶,去年挣了7万多。“这忙起来,正好赶上我不在,左邻右舍马上给我发信息,就担心我错过好买卖。”他告诉记者,嘎查里有个百姓群,群里啥消息都有。前段时间,包长锁的媳妇得了脑溢血,消息在群里一发,大家立马都捐钱。“这种互帮互助模式在我们嘎查是常态,在这样的氛围里生活特别幸福。”辛田喜喜不自胜。
一家有事万家帮
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的蒙古族贫困户宝万福,面色红润,声音洪亮,丝毫看不出曾是个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的人。
听人说他不像是得过大病的人,他开心得很。“我能恢复得这么好,还是因为医疗条件好了,心情也好了。房子是政府帮忙给盖的,治病费用也大部分给报销。嘎查的乡亲们对我特别关照,我刚得病时,大家又给凑钱又帮忙照顾,感激的话我一天也说不完呐。”
说到这儿,宝万福的眼圈湿润了,他说:“现在,我腿脚利索了,只要病打不倒我,我就得为嘎查做点儿事。嘎查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区,我也跟着去帮忙,大石头搬不动,我就搬小的。”
今年68岁的汉族老人王文祥,身体特别硬朗,自打前几年从外边打工回到嘎查,他就一直没闲着。这段时间,他在巴彦敖包生态旅游度假区帮着打理花草、管理骆驼。他对记者说:“瞅见没,那正在捡垃圾的就是我们嘎查退休的会计卢志国,天天来这儿帮着捡垃圾、看管自行车,我们都是无偿、自愿的。”
记者了解到,巴彦敖包嘎查把孤寡老人和行动不能自理的人统一安排食宿,并雇人照顾起居。不分民族、年龄、性别,只要是遇到困难,就会有人管。
巴彦敖包嘎查有一个多民族家庭。俄罗斯族的胡秀英,35年前嫁给了汉族小伙闫忠文,与婆婆相处几十年和睦融洽,如今儿子又娶了个蒙古族媳妇。
与记者聊起如今的生活,生性幽默的胡秀英故作愁态说:“我家盖新房,天天有百八十号人来帮忙。盖房的、做饭的,这一高兴就把房子给盖大了,盖成了300平米的大楼房,咯咯……”
一旁,胡秀英的爱人闫忠文对记者说:“我们嘎查的于建飞娶了彝族姑娘王晓梅,四川的汉族姑娘戴梦玉嫁到这里,成了蒙古族的媳妇……我们这里不分民族,不分你我,只要一家有事就有万家帮,这是必须的。”
踏实温暖有奔头
“有了三垴,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在大家庭里踏实温暖有奔头!”大家口中的“三垴”,是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音河乡维古奇鄂温克族猎民村的杜伟军,“大家庭”是由多民族同胞组成的“山垴农牧场”。
“三垴”是杜伟军的乳名,鄂温克语“好小子”的意思。像名字一样,杜伟军是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共产党员。
维古奇鄂温克村由于地理条件、作物因素以及技术原因,农作物连年歉收,杜伟军决心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2005年,杜伟军取“三垴”谐音成立了山垴农牧场,并安置了近20名贫困村民。
十几年过去了,鄂温克族、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多个民族同胞在“山垴农牧场”这个“大家庭”里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他们有的挣了工资、上了保险,有的学了技术、脱了贫,成为农牧场里的行家里手,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这些年,杜伟军还个人出资50万元修了路,并为贫困群众、学生捐助面粉、资金达10万多元,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的尊敬与爱戴。
金秋9月,又到了一年秋收忙碌的时候,山垴农牧场照例又来了村民自发组成的义务“帮忙团”,他们说着鄂温克语、蒙语、汉语,把农牧场的活儿当作自家的活儿。大家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日子越过越红火!
山垴农牧场年年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了从耕种到收割的机械化。为乡亲们谋划美好蓝图的杜伟军并不满足,他在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培育适合当地低温条件的早熟高产品种上下功夫。他们的黑小麦在绿博会一亮相,凭借优良品质迅速走俏市场,远销北京、南京、江苏等地,被称为“古老原始碾房的味道”。2008年,杜伟军注册了“山垴”品牌,农牧场生产的农、畜、猎等产品,有了打开市场的金字招牌。目前,山垴农牧场固定资产总值超过千万元,年总产值200万元,年产粮食300万斤。
“我们计划开发生态狩猎体验等旅游项目,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让特色产品得到推广,在打好绿色有机牌的同时,把民族文化品牌做强做大。”放眼未来,杜伟军笃实坚定。
民族教育政策好
走进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中心校,秋日的暖阳穿过玻璃窗,照在走廊墙上挂着的一排颜色鲜艳、款式各异的民族服装上,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孩子们争先恐后穿上自己喜爱的特色服装,在蒙古包、撮罗子里嬉戏玩耍,一起制作太阳花、熬奶茶、剪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校长梅花见证并参与了学校从8名学生到100多名学生的转变。梅花刚到伊敏中心校任职时,艰苦的条件让她惊讶,赶上下雨天,校园内泥泞难行,班级里黑呼呼的,连炉子也点不着,没有教具。“无论条件有多苦,也要坚持到底。”梅花四处奔波,争取资金,改善学校。几年时间过去,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危房改造、校舍加固、新增现代化教学设备、增加校车、加强师资力量……如今,学校小学部有73名学生,幼儿园有近40名学生。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视,政策好,投资力度也大,教育事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在教育一线工作了20多年,对基层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感受,梅花思考了很多。“我们学校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起了民族团结的意识,大家语言交流、思想交融,和睦相处,学校也经常组织不同民族特色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相互了解民俗文化,友爱互助的理念在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梅花说,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是民俗表演,通过小剧的形式,介绍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寓教于乐,效果显著。
得到学生和群众认可与喜爱的梅花,2012年作为教育界代表参加了党的十八大,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面对荣誉,梅花把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继续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忙碌奔波着。“现在学校的硬件条件好了,将来的重点是提高教师队伍的配置,要把民族文化融入到教学中,需要更多的蒙授专业教师,让深厚的民族文化伴随着草原孩子茁壮成长。”
行走在内蒙古北疆的乡村牧野,处处所见所闻是民族团结所带来的浓浓暖意,所感所悟是万众同心、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信心。因为,在每一个草原儿女的心中,各民族早已亲如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