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京蒙合作产业园,一座现代化工厂在蓝天白云下格外显眼,工厂旁一座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的“中国马铃薯博物馆”也已基本建设完成。这是由北京赴内蒙古第三批挂职团队在京蒙两地科技、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引进北京凯达恒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自动薯条加工厂。
而在10公里外的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镇红富村,村民曹旺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抢先上市,他每天都早早来到自家种植马铃薯的田地进行秋收。指着刚刚翻出的马铃薯,老曹喜滋滋地说:“以前,这片地是狼进来刨蹄蹄的沙板地,种啥啥不长。现在改造成了马铃薯专业生产基地,家门口就守着马铃薯加工企业,销路也不愁。”
2015年12月2日,北京凯达恒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察右前旗签订投资建厂协议,总投资8亿元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全自动薯条加工厂。北京凯达恒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跃成为乌兰察布市土豆深加工企业中的领头羊,“中国薯都”土豆产业链条得到有效延长。
北京企业在乌兰察布市投资建厂,是京蒙协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借着京蒙协作的大好机遇,内蒙古自治区主动争取对口帮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频繁、深入、高质量的互动和对接,让产业帮扶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资金帮扶——自今年起,北京内蒙古扶贫协作资金将从原计划的县均1000万元增至县均3000万元,今后3年扶贫协作资金合计从原计划的9.92亿元增至29.75亿元;
项目对接——北京市国资委和北京市支援合作办组织的42家企业和自治区7个盟市31个国贫旗县进行了项目对接,标志着京蒙对口帮扶工作进入新阶段;
协议签订——京东集团、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首农食品集团、新农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9家北京企业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了10项产业就业扶贫协议,协议总金额超340亿元;
……
一个个项目对接、一次次对口帮扶,为全区产业发展再添活力,为提高全区脱贫质量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很多京蒙协作的重点项目,既助推当地企业转型升级,又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
近日,来自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的燕麦品牌“阴山优麦”在京东自营平台大卖,好评不断。而在线下,这个品牌已帮助当地11个乡镇20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阴山优麦”是京东集团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动扶贫品牌计划的典型代表,自“阴山优麦”产品入驻京东自营平台以来,电商平台的无界营销、大数据、高效物流与供应链等支持使“阴山优麦”如虎添翼,产品销量猛增。
通过京蒙产业帮扶平台,青青草原搭上电商快车。除了助力品牌发展,京东集团还在兴安盟科右前旗新建“京东扶贫农场”,通过订单农业模式,打造科右前旗绿色品牌。与此同时,锡林郭勒盟特产馆、乌兰察布特产馆、苏尼特扶贫馆等39个地方特产馆也同步上线京东平台,全区特色农产品在线上畅行,销售渠道日益通畅。
随着京蒙产业扶贫协作的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环境和绿色农畜产品优势与北京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牧业产业基地和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内蒙古落地生根,北京和内蒙古联手打造的东西部扶贫协作“京蒙模式”扬帆起航,为内蒙古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动力。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经组织40多批300多家企业到内蒙古对接产业扶贫,协议金额达到1000多亿元。首农食品集团、京东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等一批优质企业通过产业、资源、市场、电商、品牌等建立有效带动脱贫的机制,帮助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
(原标题:产业扶贫“京蒙模式”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