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生态治沙路 乌兰布和沙漠“沙海”变“沙金”

发布时间:2018-09-23 14:20: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全县69%的土地都是沙漠。转眼半年过去了,磴口县沙漠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内,绿树成荫、稻田旺盛、鱼儿肥硕,前来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眼前的景色让人忘了身处沙漠,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

内蒙古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全县69%的土地都是沙漠。经过多年治沙,这里逐渐建成一个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万亩光伏产业生态治理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生态治沙、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千亩水稻生态种植区 铺开农业新画卷
  近日,走进乌兰布和沙漠千亩水稻种植区,放眼望去,金色的沙漠上铺展开一片绿色的画卷。磴口县从去年开始引进沙漠设施农业新作物,陆续开发了1000亩沙地水稻和500亩盐碱地水稻,治理沙漠的同时也带来经济效益,去年共生产大米23万斤。今年不仅产量会继续增加,还新建了循环水鱼塘、经济林等项目。今年春季,该县在沙漠水稻旁规划打造了桃树、杏树、梨树等经济林区域,既可以通过植树绿化恢复生态,又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提升县域旅游产业品位,可谓是一举多得。
  转眼半年过去了,磴口县沙漠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内,绿树成荫、稻田旺盛、鱼儿肥硕,前来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眼前的景色让人忘了身处沙漠,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
  巴彦淖尔市仁创公司总经理杨国山说:“今年我们又开发了内蒙古第一座高效低碳循环养鱼池,预计今年可产鲜鱼50万斤左右。”除了绿色的农田,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示范基地还安装有光伏发电板,远看如沙漠中的海浪。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光伏治沙”,已经成为了乌兰布和沙漠的代名词。现在,通过打造万亩光伏园,光伏和生态大棚还在以每年近千亩的速度向沙漠深处延伸,发展出光伏发电、光伏农业、光伏旅游等多个项目。
  以绿色生态为路径 努力实现乡村振兴
  近年来,磴口县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三位一体治理模式,紧紧抓住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全面承接产业转移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及沙草产业发展,建成了215兆瓦的光伏治沙示范基地,酿酒葡萄、肉苁蓉、山药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近200万亩沙漠披上了“绿装”,林草覆盖率由2012年的27%提高到37%;湿地面积不断恢复,形成了160多个湖泊绿洲,面积达60万亩。
  为了更好地治理和发展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项目,磴口县积极学习各地优秀经验,立足县域经济优势、产业基础,坚持示范引领、典型带动,重点打造了农牧结合循环农业优质粮油基地、特色蜜瓜基地、优质肉羊产业基地、健康生态渔业基地、有机乳业基地,以点带面,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据磴口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消息,该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抓手,通过整合项目、财政投入、引入社会资本等措施,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