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马背村落的美丽“蝶变”

发布时间:2018-09-10 22:08:50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王玉琢 杨勇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走进苏泊罕草原,就像走进一幅绿意盎然的风景画中,洁白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地上。

  苏泊罕旅游景区

  实景《鄂尔多斯婚礼》表演

  当地牧民帮游客拉马

  骑马畅游草原

  献歌一曲

  草原美食招待游客

  实景《鄂尔多斯婚礼》中的敬亲献礼物

走进苏泊罕草原,就像走进一幅绿意盎然的风景画中。碧绿的草地一望无垠,洁白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地上,在花草中悠闲漫步的牛马羊,不停地撒欢儿嬉戏,忙碌的牧民们,不时传来欢笑声,畅享在这幅画中,感受着优美风景的惬意,享受着辛勤劳作的幸福。

9月3日,在苏泊罕草原旅游景区,牧民阿吉日玛高兴地说:“2009年鄂尔多斯东联集团开发了这个旅游景区,我们的好日子就来了。过去,一年靠种养累死累活年收入也就几千元,现在,牧民们依托景区组建了马队、勒勒车队、驼队、演出队,一年工作三四个月,每户牧民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还有的牧民年收入能达到三四十万元,家家过上了幸福生活。”

鄂尔多斯市于2016年2月启动“百企帮百村”工作。两年多来,该市广大非公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以不同方式参与精准扶贫,对鄂尔多斯市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鄂尔多斯东联控股集团董事长侯钰蛇说:“我们在苏泊罕投资旅游产业项目,初衷就是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这里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游牧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苏泊罕,蒙古语译作“苏布尔嘎”,为“白塔”之意。苏泊罕草原,是鄂尔多斯保留最为完整的原生态游牧草原,约153平方公里。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底蕴,苏泊罕是成吉思汗征服西夏大军整军歇马的重要地区,是成吉思汗神圣的苏勒德龙年首站祭祀和巡游出发地,是伊克昭盟352年历史上七旗会盟之地,是伊克昭盟官敖包所在地,是伊克昭盟七旗札萨克敖包的派生地,是伊克昭盟盟歌《道劳岱山后坡》诞生地,是清代至民国早期伊克昭盟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是鄂尔多斯保留游牧传统文化礼仪习俗最集中的地区。苏泊罕草原是内蒙古草原上少有的草原自然景观与游牧人文风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的地区。

千百年来,这里的牧民以牧为主,之前一直延用游牧方式,后来转为定居放牧,2000年以后,内蒙古为恢复草原生态,施行禁牧和退牧还草政策,苏泊罕作为纯牧业地区,结合实际情况,政府采取了以草定畜的地方性政策,这里的牧民开始以少量养羊,间以种田为生。

苏泊罕是鄂尔多斯一个典型的牧业村落,共有8个社,其中6社的草原面积约占1/3,草原品质优良,观赏性很强,是这片草原上景观最美,最具人文历史特点和民族风情的宝地,是开发旅游产业的好地方。依托这些优质资源,2009年伊金霍洛旗引进当地大型文化旅游集团——东联文化旅游集团,在苏泊罕规划了50平方公里旅游景区,开发了十几个项目,2012年正式开业。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并没有采用惯常的方式,将当地村民全部搬迁出去,而是将6社的33户牧民全部留下来,在原乡原地从事全新的旅游工作,通过企业的各种免费培训,牧民们很快掌握了经营产业的技能。企业又帮他们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与旅游景区密切协作,牧民们被全部优先安排在旅游景区的各种岗位,有些旅游项目又由牧民们自主经营,实现了6社113名牧民,整村百分百就业。随着苏泊罕的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使当地牧民实现了产业兴村、旅游富民,整体脱贫致富的目标。牧民们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发生深刻转变,他们有知识会管理懂市场,成为新时代新型的牧民。

草原旅游的金质品牌

年近70岁的牧民敖特根,精神矍铄,是马队的一员。按常理该是在家享受晚年幸福时光的年纪,可他还按时按点来马队上班,除了为游客拉马,空余时间还为队员们烧烧水,是一位闲不住的老人。说起现在的生活,他满脸绽出笑容,说:“过去拼命干,一年下来也收入不了几个钱,现在就为游客拉拉马,再加上草牧场的各项补贴,一年下来收入个十来万,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真是托了党的福啊!”

开发之初,苏泊罕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致使广阔的草原、肥沃的土地等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在东联集团旅游项目开发工程中,首先投入千万元,解决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问题,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摆脱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状态,跨出自己的小天地,采取开发资源和开拓市场并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筑牢发展之基。如今景区已经开发鄂尔多斯部落、艺术团、淘乐营、苏泊罕驿站、太空漫步、沙漠乐游牧部落园、阿冬谷等20多个项目,90%是这里的牧民经营。

6年的时间,苏泊罕草原游牧文化旅游景区,已经成为内蒙古著名的草原文化旅游景区、鄂尔多斯游牧草原文化活态博物馆、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示范基地、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苏泊罕大草原,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一个亮丽的游牧草原文化旅游品牌,也成为内蒙古草原上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整村牧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典型。

东联集团文化旅游项目部副总经理杨茹说:“企业经过不断发展壮大,迄今为止已经投入2.13亿元。结合地区实际,旅游项目建设,尊重这里的民族风俗,将当地牧民作为产业合作伙伴、作为草原上灵魂的守护者,在一起共事共业,共同推进苏泊罕草原文化旅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旅游产业达到了‘政企牧客,四方共赢’的局面,即政府、企业、牧民和游客共同受益,合作共赢。苏泊罕草原在国内游牧草原文化旅游界具有了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如今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带动牧民1000多人就业。”

“百企帮百村”的生动实践

按照民族地区脱贫实际,政府政策性支持发展、企业市场化投资运营、当地牧民群众深度参与。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的项目开发,在尊重民族文化特征,不违背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创意出极具民族特色的旅游观光、娱乐、体验、度假等各种各样的旅游产品,实现了“三好”旅游,即“好玩、好看、好做”,达到了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目的。

一位来自四川的游客感慨地说:“我在景区看了鄂尔多斯婚礼演出、骑了马、感受了空中漫步,没想到这里的规划建设这样好,在少数民族地区很难得。经营者多数是蒙古族,非常淳朴,我们相处的非常好!”

在景区实景《鄂尔多斯婚礼》演出队,这里有10多位牧民参与其中,61岁的牧民巴音道尔吉就是送亲队的扮演者。说到现在的生活,他高兴的满脸绽笑,深有感触地说:“我在马队,一边拉马,一边还和妻子开着牧家乐,还做兼职演员,在东联集团的实景《鄂尔多斯婚礼》演出队,每天参加两场演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但是过得非常快乐。现在彻底脱贫致富了,每年收入10多万元,这日子是越过越甜。”

在景区内斯庆小店也小有名气,生意红火,女主人斯庆主要经营蒙古酸奶,还有各种串串烧烤,她是苏泊罕6社的姑娘,嫁出去又回来,带着丈夫在这里做起了生意。她告诉记者,依靠景区,她卖酸奶的收入,从6年前的400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多元,自己做的不够卖,还需要从鄂托克前旗、杭锦旗、乌审旗接货,在她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的牧民。她说:“从小在这儿长大,我亲眼见证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托旅游景区,苏泊罕6社牧民全部住上了水泥砖石结构的平房院落,牲畜圈棚也改造成了水泥砖石结构,门窗全部为铝塑钢新型结构。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在正门设置了民族特色的门厅,在房屋外墙体进行了民族图案的装饰。近几年,家里家用电器全部得到更新,手机、电脑也已普及,每家至少有一辆小车、一辆皮卡车,牧民的收入比过去都翻了十几倍。

“少数民族地区如何精准脱贫,苏泊罕旅游的产业项目就是非常好的示范。”东联文化旅游集团总监杨勇介绍说,首先苏泊罕旅游紧紧抓住“游牧+草原”的主题不放,这样就极大地突出了草原自然景观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出了牧民的游牧民族民俗文化特征优势,让旅游在“静态草原景色”的蓝图上,由游牧文化的拥有者在马背上为游客演绎出“活态博物馆”的精美画卷。其次,苏泊罕草原旅游发展始终坚守底线,旅游企业租用了50平方公里的广阔草原,打通了草原上的所有障碍与阻隔,让草质草种在马蹄之下达到和谐平衡,使草原在千百年来的骏马驰骋中恢复传统文化景观。再次,苏泊罕6社的共同富裕,由过去最落后贫穷的一个社,一跃成为草原上最让人羡慕的村落。苏泊罕旅游企业与政府已经开始协力发展苏泊罕153平方公里草原的旅游项目,现在已经修建完成了草原外环旅游专线交通道路,将2/3的草原居民与村落纳入到旅游发展范围。同时,依托旅游景区和苏布尔嘎寺庙两个核心区域,带动了区位较好的牧民家庭经营“牧家乐”,让牧民从中收益,并且在鄂尔多斯婚礼文化节和成吉思汗朱拉格那达慕等大型节庆活动的带动下,周边的牧民开始走上富裕之路。(王玉琢 杨勇)

(本版图片均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