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的绿富同兴路

发布时间:2018-09-10 22:15:27丨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丨作者: 李仁虎 张丽娜 王雨萧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安盟高擎绿色发展旗帜,咬定“青山”不放松,昔日的穷山沟正在谋划新定位: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试验田、干部大有作为的黄金地、新时代城市居民向往的休闲区、老少边穷地区绿富同兴的标杆。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草原美如画(摄影:刘磊)

山多、沟深、人稠、民贫,曾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真实写照,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戴着落后的帽子,并没有觉得山清水秀算什么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安盟高擎绿色发展旗帜,咬定“青山”不放松,昔日的穷山沟正在谋划新定位: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试验田、干部大有作为的黄金地、新时代城市居民向往的休闲区、老少边穷地区绿富同兴的标杆。

咬定“青山”不放松

8月的兴安盟,蓝天白云,河水清清,绿草如茵,山峦苍翠。

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兴安盟,在本世纪初自治区GDP增速八连冠的时期,就属于“掉链子”的队员,各项指标长期居于末位,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之一。

过去一段时间,兴安盟的发展理念曾摇摆不定,陆续破土开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促使盟委坚定走绿色引领发展之路。”作为当地土生土长的干部,副盟长隋维钧深有感触。

5年没有批过一个矿的开采指标;5年整合了10家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扎赉特旗,旗委书记姜天虎告诉记者,“要想提高几个税收增长点并非难事。但我们是国家划定的限制开发区,必须高标准执行。”3年前曾有企业想在巴达尔胡镇开发金刚砂,能增加税收,但却会破坏水源,旗政府坚决回绝了。

“如果只盯着任期内的GDP,想着眼前出政绩,经济数据下滑时,利益诱惑时,环保的‘硬杠杠’就不可能不宽,减排的‘紧箍咒’就不可能不松。”兴安盟委书记张恩惠反复跟干部们强调“定力”。

让干部对青山绿水产生敬畏,兴安盟出台了硬杠杠,制定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完善盟旗两级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以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和资源承载能力定布局、定产业、定项目,绿色生态“新标尺”逐步成为领导干部铭记于心的行为规范。

兴安盟境内有300多条河流,水资源丰富。“最近有央企想开发矿泉水产品,提出按年产100万吨来设计,这样的超能力开采,用不了几年资源就会枯竭。”阿尔山市委书记高长胜说,宁愿发展慢一点,也不做祸害子孙后代的事。

有干部与记者交流说,兴安盟人打心底里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眼看着不少地方的环境被附加值低、污染严重的企业重创,草原被开采得千疮百孔,大家觉得,虽然经济指标跑得快了几年,但老百姓却要跟着吃苦几辈子,划不来!”

行进在兴安盟的城市、农村、牧区,可以看到蓊蓊郁郁的山峦、清澈见底的溪水。记者在采访中明显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去年兴安盟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达到97%,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6个旗县市分别成为国家和自治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

深耕细作绿色产业

兴安盟着力探索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路径方法,找准绿色兴农切入点,在传统种养业上突围,在深加工上突破,在旅游业上破题,推动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

兴安盟耕地面积1641万亩,玉米种植比例高达60%,围绕“稳粮优经增饲草”的思路,全盟大力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

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微风吹拂着一望无际的水稻。这是新型的旱作水稻,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与常规水稻栽培相比可节水70%以上,具有省钱、省水、省肥药、省劳力和增产量、增效益的优势。

“种植旱作水稻每亩比传统水稻可增加收入200元,比种玉米增加500元。”村支部书记杜文义介绍说,全村17000亩耕地全部纳入合作社经营管理,改种水稻、甜叶菊、万寿菊、甜菜、杂豆。

找准绿色兴农切入点,对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稳粮优经增饲草”的思路,加大传统农牧业转化、融合、升级,甜菜、大米等“四个百万”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基本建成。

在一排规划整齐的牲畜棚舍里,一群肥壮的黑头羊正在吃草。科尔沁右翼前旗徳伯斯镇李龙山,在政府支持下对羊进行品种改良,从200只本地羊培养出1000余只萨福克黑头羊。改良羊增重快肉质好,养羊年收入可达100万元。

盟农牧业局局长邱枫说,全盟畜牧业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百万头肉牛、千万只肉羊“双百千亿”优质畜产品原料基地目标初步实现。

在农牧业供给侧改革上发力后,兴安盟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优质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百亿斤,牲畜存栏连续5年超过千万头只,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兴安盟大米”完成“中国地理标志”认证,新增“三品一标”获证企业11家、产品21件,科右前旗、突泉县等分别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全国产粮大县等称号,兴安盟已成为国家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作为农业大市,兴安盟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过去超过半数的秸秆都被焚烧、废弃了,不仅未能转化成经济效益,反而使政府的管理成本大幅上升。“如果每年将兴安盟1000多万亩的秸秆全部转化,按照每亩地获利100元计算,可产生10亿元产值。”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哲伟算起了这笔经济账,力求利用起“被错放位置的资源”。

于哲伟介绍说,公司采用技术手段,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无氧炭化,生产有机炭肥、土壤改良剂、叶面肥、果蔬肥等产品。还将弃物玉米芯加工转化成木糖、复合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并计划在全盟每个村投资70万元建立秸秆造粒扶贫车间,既环保又增值增效。

兴安盟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有三分之一的草原、五分之一的森林和十分之一的湿地,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随着高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兴安盟旅游也迎来了大发展的新契机。

兴安盟旅游局局长孟铁牛说,盟里正在建设千公里金哈达旅游风光带等景区景点,着力打造阿尔山国际养生冰雪节、中国速度赛马大奖赛、阿尔山论坛等活动,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去年接待游客850多万人次,旅游直接就业2万人。

增绿色与惠民生和谐共进

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但随着发展理念的转变,这里不仅保留了青山绿水,还涌动着老百姓的幸福源泉。

夕阳下的洮儿河、归流河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枝叶摇曳,市民三五成群在河道两岸漫步休憩。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天蓝、地绿、水清,来过兴安盟的人都会称赞这里的北国风光、江南盛景。

突泉县永安镇敖牛村,过去是个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牧民生活窘困的小山村。这两年,村民把土地托管给内蒙古尚德维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订单农业。经过专业种植的南瓜肉肥软糯销路好,村民常国春说,家里的15亩山坡地被托管,每亩地旱涝保收500元,如果当年效益好还能分红。除此之外,解放双手的农牧民在公司打工,每个月能赚2000~3000元。

乌兰浩特市委书记马焕龙认为,增绿色要与惠民生和谐共进,绿色才是真正产生了效益。

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嘎查“开心农场”里,人们可以在认领的区域里体验耕种、采摘。农场主白双龙说,他把2户贫困户、15户普通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服务公司,实行入股分红经营模式,整合分散的土地打造成生态开心农场,去年收入38万元。

5公里外的胜利嘎查,27岁的赵慧忠在万亩绿色有机水稻基地周边搞起了旅游度假村。这里成了城市居民周末休闲的新去处,游客可以欣赏水稻风光、品尝农家美食、垂钓。经过3年的探索实践,这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去年收入接近20万元。

阿尔山市白狼镇鹿村在密林中饲养鹿和野猪,帮助24个贫困户代养鹿20头,并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林场职工成功转型,全村人均收入2.6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1.46万元。

几年来,兴安盟的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45.3万人降至2017年的4.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1%下降到4.4%。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引导农牧民转移就业16.3万人次。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6367元、9242元,比上年均增长8%以上。城乡低保、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加强城乡路、电、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区第一条跨省快速铁路——乌兰浩特至白城快速铁路建成开通。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位居自治区前列。一批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企业前来落户……

曾一度制约兴安盟发展的难题,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一一得到破解。落后地区跑出了加速度,全盟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得到充分释放,一个活力迸发、后劲十足的兴安盟,正在北疆大地上展开一幅绿富同兴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