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养起扶贫牛 日子有奔头

发布时间:2018-09-08 22:46:24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牧人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立足优势,把黄牛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进一步激活贫困农牧民内生动力,为实现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黄牛养殖历史悠久,养殖规模大,农牧民养牛经验丰富,素有“黄牛之乡”的美誉,是“科尔沁黄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的主产区。科左后旗立足优势,把黄牛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进一步激活贫困农牧民内生动力,为实现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

黄牛产业成为农牧民致富增收加速器

在推进扶贫工作中,科左后旗全面落实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和通辽市的扶贫政策,立足黄牛产业基础和农村牧区贫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发展黄牛产业的相关政策,全面推进黄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黄牛产业,将贫困户全部吸纳进入产业链增收。

科左后旗结合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10项发展黄牛产业的相关政策:《科左后旗黄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大力发展黄牛产业,促进农牧民致富增收”的基本思路,确定了加快建设“三大基地”(即百万头黄牛养殖基地,领军东北、服务全国的黄牛加工基地和东北最大的标准化黄牛交易基地)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年度能繁母牛、出栏肉牛任务头数,确定了建设农区养牛专业村、秸秆养殖母牛示范村、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示范村、育肥牛专业示范村、育肥牛养殖示范大户等重点任务;印发了《鼓励购买能繁母牛加快黄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全面落实财政补贴政策,鼓励购进能繁母牛,增加全旗能繁母牛头数,做大做强畜牧主导产业;印发了《关于建立基础母牛档案的通知》,强化对黄牛改良、基础母牛建档、繁殖技术服务等方面指导,为黄牛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基础支撑;印发了《百万头黄牛养殖基地科技服务实施方案》,确定了“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实施整体推进、实现一人一技”的培训要求,着力提高农牧业科技贡献率,培养一批现代农牧民,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出台了《贯彻落实“五个结合”打造全产业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黄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黄牛产业,让贫困群众进入产业链增收;制定了《2018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计划》,确立了以产业扶贫为重点确保实现2018年底全旗脱贫摘帽、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的目标。全力推行贫困户贷款饲养基础母牛“四种模式”,逐步扩大养殖覆盖面和养殖规模,进一步提升养殖标准和效益。

全旗100头以上黄牛养殖小区达24个

实施黄牛产业精准扶贫以来,科左后旗创新构建以政府贴息、企业担保、群众联保等方式为主的扶贫资金保障体系,实现金融机构扶贫贷款资金放大,做到了贫困户养牛贷款全覆盖,共发放养牛贷款7.9亿元,其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3.7亿元,每户贫困户都能得到3至8万元贷款购买基础母牛。同时根据贫困户参与养殖黄牛的能力,精细划分为“能贷能养”“能贷不能养”“不能贷能养”和“既不能贷又不能养”四种类型,推行自养、托养、代养和“铁牛”等养牛模式,实现因户施策、措施到人,贫困户养牛的头均收益达2000至4000元。通过建立旗镇村三级服务网络、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构建完善的科技保障体系,对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全旗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受益农牧民年均10万人次。不断加强养牛基础设施促进提档升级,帮助贫困户建设棚舍、窖池,结合饲草料基地建设实施天然草原恢复,全面禁垦禁牧,形成“为牧而农,为养而种,草畜平衡”的良好发展态势。全面补齐品牌建设、交易平台、龙头企业等产业链短板,“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基本形成,实现了农牧民脱贫增收与产业发展壮大互促共赢。

贫困户用金融扶贫贷款发展黄牛养殖

组织贫困户进行观摩

养殖小区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奶制品已经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