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探索具有高原特色的脱贫之路:“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路”

发布时间:2018-08-27 11:49:11丨来源:人民政协报丨作者:李木元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近年来,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因地制宜、艰苦奋斗,探索出具有高原特色的脱贫之路。

西藏很多地方都是高寒、缺氧、多风气候,加上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脱贫攻坚难度极大。不过,西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先天优势。近年来,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因地制宜、艰苦奋斗,探索出具有高原特色的脱贫之路。

帕里草原的“牛人”

从西藏拉萨乘车迤逦南行近500公里,海拔一路盘旋上升,直到位于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镇的喜马拉雅山脊,眼前忽地开阔了。站在日亚(日喀则到亚东县)公路边上极目远眺,一望无际的青翠草原点缀着一片片鹅黄色的油菜花,一直延伸到天边的山峦;湛蓝的天空下,雪山在细如丝、薄如纱、团如棉的白云环绕下隐现;山脚下白色藏包星星点点,成群的牦牛在静静地吃草。

这里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原之一———帕里草原。尽管平均海拔达到4300米,但由于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恩赐,丰沛的降水和高山积雪融水孕育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也孕育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帕里牦牛。

“帕里镇东与不丹接壤,除了一部分村民从事边贸生意外,绝大多数村民仍以农牧业为主。这是帕里镇的支柱产业之一。”亚东县副县长米玛次仁介绍,当地农牧民利用草场优势,积极发展牦牛养殖产业,很多贫困户从此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今年40岁的格桑就是帕里镇牦牛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他家有6口人,两位老人体弱多病,需要赡养,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以前家里就靠他养牛和打零工为生,年收入约1万元,入不敷出。2017年9月,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格桑用家里的6头牦牛入股,每头牛年底可以分红650元。公司还接受农牧民草场入股,用来放牛、种植饲草等。格桑的草场入股后,在每亩1.5元政府补贴的基础上,还能获得每亩0.5元的公司补贴。

“我还在养殖基地负责给牦牛喂饲料,公司免费提供吃住,每月可以领到3000元工资,再加上年底分红,一年的收入超过4万元!”格桑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帕里镇牦牛总存栏量2万余头,年出栏约3000头。“以前,农牧民都是零散销售,一头200公斤左右的成年牦牛最高售价也就8000元左右。”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白觉介绍,公司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实行品牌化管理,目前,同样一头成年牦牛的售价可达1.5万元,几乎翻了一倍。

近一年来,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对接,产品已成功打入浙江、上海等地。今年7月,公司与浙江省一连锁超市签订合作协议,150头牦牛宰杀排酸后运到浙江,初步定价为每千克100元。“帕里牦牛肉到沿海‘首秀’,这是个好的开头。”白觉说。

同格桑一样,目前在公司牦牛养殖基地和各个草场打工的农牧民超过150名,他们多数是挣着工资同时拿着分红。白觉介绍,公司通过农牧民牲畜作价形式带动全县648户农牧民增收,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167人,年收益近570万元。

据悉,为了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在谋划牦牛肉的深加工。“我们现在有牦牛肉干、牦牛肉罐头,下一步将对牛皮、牛头等附属产品进行加工,提高收入,增加农牧民分红。将来我们的牦牛养殖产业会成为农牧民稳定脱贫的大产业。”在公司打工的牧民边巴次仁说。

家庭旅馆:暖了游客富了村民

从珠峰景区北门到珠峰还有100多公里路程,而这100多公里的路全是海拔超过4000米的蜿蜒山路。当记者胸闷、气促、头晕之时,最希望有个驿站歇歇脚,喝口热乎乎的奶茶,重振前往珠峰的信心。

越过海拔5200米的加乌拉山口不久,会看到一片平坦的河谷地带,青稞连片,油菜花怒放,几十栋藏式民居错落在河滩上———定日县扎西宗乡巴松村如约而至。“你们的心理和初次到珠峰的游客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在这儿适应海拔并补给。”定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旭东说。

巴松村是距离珠峰大本营最近的一个村子,被称为“珠峰脚下第一村”。全村有村民54户3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75人。

巴松村是前往珠峰的必经之地,这种地理优势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依靠——每家每户开起了家庭小旅馆。

多吉早在28年前就在村里率先开办了家庭旅馆,取名“牛头旅馆”。“年轻时家里很穷,除了养点牦牛、种点青稞,基本没有额外收入。没办法,就把多余的几间房子腾出来做旅馆了。”多吉回忆说,那个时候到珠峰旅游的人并不多,一年有个千八百元收入就不错了。

后来,随着到珠峰旅游探险的人越来越多,多吉扩大了经营规模。目前供游客住宿的床位多达30张,每张床位一天收费80元,吃饭单付费。每年从5月到10月是珠峰景区的旅游旺季,多吉的“牛头旅馆”一个月最多可接待三四百位游客,年收入超过20万元。靠着旅馆收入,多吉不仅养育了3个孩子,全家还过上了小康生活。

多吉家的一层客厅藏式陈设讲究,各种家用电器齐全;中央的火炉传递着温暖;茶几上的奶茶冒着热气;墙上挂着一把马头琴和一幅精美的唐卡。看到记者们来了,热情的多吉弹起了马头琴,妻子唱起了藏族歌谣,屋子里洋溢着藏家温馨。

记者看到,多吉家的茶几上都贴着支付宝二维码,门口还有“三农金融服务点”标牌。“现在游客到村里住宿拿个手机、拿张卡就行了,支付非常方便。”日喀则市委组织部驻巴松村村干部孙超说。

如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冬游珠峰热的兴起,巴松村的旅馆生意更加红火了。“国家政策好,全村脱贫有盼头啦!”多吉笑着说。

过了巴松村再前行40多公里,就到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尽管是盛夏时节,这里依然充满寒意。

记者随意走进了42号帐篷,暖气扑面而来。帐篷空间虽然不大,但是很干净,里面放着火炉、茶几和吃饭的桌子,靠近里侧是一个大的通铺,每个铺位都整齐地摆着被褥。

“我这个帐篷有10个床铺,每个床铺一天收费80元,还能吃饭。”主人次旺仁增对记者说。

次旺仁增是距离珠峰很近的扎西宗乡拉木堆村人。近年来,随着到珠峰旅游探险热的兴起,拉木堆的村民们除了用自家房屋开旅馆,还在珠峰大本营设立帐篷为游客提供食宿。截至目前,在珠峰大本营已设立帐篷旅馆59个。

“2008年我们是第一批在这儿设立帐篷旅馆的,那个时候路不好,游客较少,一年收入只有一两万元。现在一年收入有二三十万元。”次旺仁增的妻子次仁拉姆一边收拾床铺一边对记者说。

寒风呼啸,光照强烈,帐篷男主人的脸大都是黝黑的,女主人的脸颊则透着紫色的血丝。珠峰脚下的村民在恶劣的环境下,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了幸福的生活。

“驮”出来的致富路

铃声悠扬,骏马嘶鸣,湛蓝的天空下,由一头头牦牛和一匹匹马组成的运输队,载着印度和尼泊尔游客的行李,缓缓地向在云端时隐时现的冈仁波齐峰挺进。

在印度人、尼泊尔人眼里,西藏阿里普兰县境内的冈仁波齐峰是“神山”。近年来,每年成千上万的印度和尼泊尔游客来到冈仁波齐峰转山祈福,这也带火了山脚下的巴嘎乡岗莎村的旅游业。

岗莎村是阿里地区通往印度、尼泊尔的必经之地。全村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气候干旱寒冷。由于缺少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岗莎村一直是巴嘎乡的典型贫困村。截

至2013年底,全村农牧民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

1996年,岗莎村全体88户农牧民贷款88万元入股成立了“岗莎村牦牛运输队”,通过牦牛、马匹为印度、尼泊尔的游客转山祈福提供运输服务。尝到甜头的农牧民坚定了通过发展牦牛运输队致富奔小康的信心。“2010年,在普兰县政府的支持下,挂牌成立了‘岗莎村牦牛运输旅游服务中心’。”巴嘎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益西措成介绍,中心实施多元发展,不仅发展牦牛和马匹运输,还成立了15家茶馆、几家家庭旅馆和两家宾馆,全村进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40多岁的岗莎村贫困农牧民小古如1996年就加入了牦牛运输队,20多年来,全家就是靠着马匹“驮”出了好日子。“每次转山要用3天,走50多公里路,我家有两匹马在跑运输,一个月差不多能轮上5次,每次能有1000多元收入。”小古如坦言,跑运输比在家养牛实惠多了,如果没有这个工作,全家不可能脱贫,更不会住上新房子。

同样是岗莎村贫困户的尼玛也是靠跑运输实现了脱贫致富。“以前都是搓衣板路,游客比较少。现在公路修好了,服务设施也完善了,到这儿旅游转山的游客明显多了。像我家从4月到10月旅游旺季收入至少有四五万元。”尼玛对记者说。

据悉,截至2017年底,岗莎村牦牛运输队固定资产已超过370万元,参与农户322户1105人,拥有牦牛2210头、马匹1100余匹。去年,岗莎村牦牛运输队收入近千万元,全村人均增收1.2万余元,带动贫困户228人脱贫。

如今,旅游业已完全替代农牧业,成为岗莎村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我们这个地方自然条件比较差,但是旅游资源丰富。只要因地制宜、踏实肯干,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路。”益西措成说。

记者手记: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文/李木元

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尽管过去两年来,全区40%的贫困县区脱贫摘帽或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成绩斐然,但剩下的基本上全是“难啃的硬骨头”。

从记者采访来看,西藏各贫困地区找到了“啃硬骨头”的“金钥匙”,那就是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帕里的牦牛肉、巴松村的家庭旅馆、岗莎村的牦牛运输队,无不印证了这把“金钥匙”的管用、好用。

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多数贫困地区不仅海拔高、缺氧、紫外线强烈、多风、自然灾害频仍,而且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薄弱,发展产业艰难,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更难。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村干部和各族群众一起,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与时间赛跑。

但是发展方向不能错,选择脱贫产业更不能草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南辕北辙。而广大农牧民收入有限、经济基础薄弱,也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折腾。所以快发展与稳步走如何平衡,需要大智慧。恰恰在这方面,西藏各贫困地区党委政府领导,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尊重农牧民意愿,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条适合自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相反,记者在一些地区的产业脱贫中,也看到过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揠苗助长的现象。比如西北某地气候干旱多风,比较适合种植黄花、枸杞等作物,有的村子却推广核桃,结果大片核桃苗枯死在地,损失不小。

常言道: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产业脱贫。但愿各地借鉴西藏做法,让脱贫攻坚少走弯路,让贫困百姓尽可能多地得实惠。

(原标题:“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路”: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报道之二,文/李木元 摄影/田福良 记者/宋宝刚 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