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庭院经济作为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将发展庭院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特色农牧业、建设美丽乡村有机结合,继续推行“半亩园、半亩果、半亩田”庭院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实施“3311”庭院建设工程,即按3个半发展模式,巩固提升及新建庭院经济建设户3万户,全年计划新建100个庭院经济示范村,扶持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1万户,发展“高产、高效、高收入”庭院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旅民宿,打造美丽庭院、培育乡风文明,实现农牧民增产增收,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发展高效特色庭院“种植产业”
根据庭院面积大及地缘好的优势,引导农牧民建设春秋大棚、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棚,培育发展蔬菜种植、花圃、苗圃、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产业,实现多元增收;依托城镇“菜篮子”需求,发展茄子、大葱、大蒜、豆角、辣椒、小白菜、西红柿等蔬菜,打造“半亩园”产业。按照“一村一品”规划,大力发展庭院小麦、谷子、大豆、大葱、红干椒、杂粮杂豆等市场效益好的经济作物,鼓励嘎查村整村推进同一种作物,形成规模,创建绿色有机品牌,打造绿色生态的“半亩田”产业。特别是扶持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茄子、豆角等时令蔬菜,全力打造节支增收之园,使贫困户户均节支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通过在全旗109个重点贫困村开展“志进农家助脱贫 发展庭院增收入”评选活动,提高农牧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为脱贫攻坚注入动力。
图布信苏木后召斯冷嘎查庭院大豆
舍伯吐镇庭院经济
希伯花镇劳模堡村庭院经济
腰林毛都镇开展“志进农家助脱贫 发展庭院增收入”评选活动
发展复合型庭院“林果产业”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庭院面积较大的农牧户及嘎查村街路绿化工作实际,栽植沙果、葡萄、123苹果、李子、海棠果等果树;利用果树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林菜、林药、林粮等林下种植业,逐步形成“林+草+虫+禽+畜”复合型林果产业模式,打造“半亩果”产业。
敖包苏木扎如德仓嘎查庭院果树
敖包苏木街路绿化栽植果树
果树套种蔬菜
发展舍饲圈养庭院“养殖产业”
坚持为养而种、种养结合,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主导产业来抓,确保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肉牛养殖全覆盖,实现“户均2头、力争3头牛”的目标。同时,利用果树林下空间,发展鸡、鸭、鹅、兔、猪等“五小养殖”产业,探索发展巴彦塔拉镇庭院认养、实施丰库牧场“亲子田园”认养农业体验项目,注重培育特色品牌,成功注册丰库田园等商标,创“左中庭院”之名,打“绿色有机”之牌。
巴彦塔拉镇前瓜西嘎查庭院认养
图布信苏木前杏树岗村生态养鸡场
发展民族传统“手工产业”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族民间传统制作手艺,通过创建加工车间、组织培训、市场对接等方式,培育形成“一村一品”的手工基地,打造民族传统手工业。组织农牧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手工编织工艺品、生活用品,发展乡村手工编织业;结合炒米、奶食品、蒙古酸咸菜、油料加工等蒙古族食品制作,发展民族食品手工加工业;传承民族服饰、马头琴、四胡、潮尔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及民族器乐制作工艺,发展民族民俗用品纯手工制作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花胡硕苏木哈根庙嘎查民族用品扶贫车间
协代苏木西毛都嘎查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作坊
发展乡村现代“服务产业”
依托科尔沁原生态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围绕孝庄园、哈民遗址、珠日河疏林草原、乌斯吐自然保护区、丰库湿地、荷花湖旅游区等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结合村屯周边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林牧资源,着力打造具有观光、游乐、采摘、宿营、度假等功能和特色的农家乐、牧家乐,农旅民俗等,并利用“互联网+”、农村电商服务站、“智慧农超”、便民连锁超市等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农户开展自我推销、定制服务,拓宽创业就业岗位,辐射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丰库牧场新风分场农旅亲子田园
丰库牧场新风分场农旅驿站
敖包苏木扎如德仓嘎查电商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