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营权流转 “转”出农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农民新生活

发布时间:2018-08-06 21:57:53丨来源:新华社客户端丨作者: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土地流转173万亩,其中规模流转突破50万亩,带动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50余家,辐射4万余户持续增收。”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2018年土地流转工作结下的累累硕果。”

“土地流转173万亩,其中规模流转突破50万亩,带动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50余家,辐射4万余户持续增收。”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2018年土地流转工作结下的累累硕果。”

“种植糯高粱、高蛋白大豆、青贮玉米、沙棘、甜菜等10余种高效经济作物,极大地丰富了经济作物多样性,真正实现了生产模式优、种植结构良、经济结构强。”这是科左中旗土地流转促进全旗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最好的验证。”

“原来每年忙着种地,一年到头,也就挣个万八块,赶个灾年还得赔。现在好了,土地流转出去,一亩就500多元,再加上打打工,干的好一年挣个五六万呢。”科左中旗敖包苏木众望合作社的农民社员随口算出的经济账,却是对科左中旗土地流转工作最大的肯定。

土地经营权流转到底为科左中旗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农民传统土地观念发生“新转变”

“代力吉镇东五井子嘎查吴荣国,2017年种植100亩玉米,每亩投入生产资料费用372元,产玉米700斤,算上人工费用后,竟赔了钱。今年,他积极响应旗委、旗政府号召,将100亩土地全部流转到首农集团,每亩流转费用280元,再加上每亩大豆补贴200元,不用任何投入每亩纯收入480元。另外,农忙时还可以到首农集团打工,全年可为企业打工一个月左右,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

以前,土地就是农民的“天”,是“命根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低保障”;现在,多数农民不再认为种地是唯一的生存之路,而是选择把土地流转出去。走出眼前“小田地”的农民,看见了更广阔的“大天地”,他们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入股合作社,还有的养羊养牛,土地租金、合作社股金分红、务工工资、养殖牲畜收入,拿到手的都是“真金白银”的纯收入。

    科左中旗大力推广“土地流转+劳务输出”模式,涌现出了代力吉东五井子村和架码吐五间房村、实行屯村这样全村流转、全体外出就业的典型。以代力吉镇东五井子嘎查为例,2018年,全村1.2万亩耕地全部流转到首农集团种植高蛋白大豆,赚取土地租金的同时,采取“企业+农户”模式发展劳务产业,首农集团返聘村民进行铺设管线、灌溉等田间劳作,长期用工30余人,短期用工最多可达65名以上,日均工资达120元左右,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全旗共签订土地流转合同3.4万份,在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带动下,累计务工农户已达4万余人,有3171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展现“新气象”

科左中旗是农业大旗,农业产量较大,但农户单独分散经营且生产方式不规范,传统农业种植结构较单一,农民存在“种植惯性”,在玉米价格下跌状态下,仍选择种植风险小、易管理的玉米。

中药材

高蛋白大豆

近年,为强力推动全旗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及可持续发展,科左中旗实施“31111”农村经济结构重大战略调整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600万亩耕地调整为300万亩高效节水粮食功能区、100万亩经济林、100万亩饲草料基地和100万亩特色经济作物,大力促进全旗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今年,科左中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重点,从供给侧方向发力,先后与北京首农集团、北京汇源集团、安徽丰原集团等10余家大型企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全旗范围内大规模建设高蛋白大豆、糯高粱、甜菜、青贮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全旗玉米与特色经济作物、饲草料种植比例由去年的70:23:7调整为66:24:10,其中,玉米种植稳定在310万亩;特色经济作物种植112万亩,包括甜菜10万亩,大豆4万亩,高粱22万亩,药材2万亩,葵花、蓖麻、花生等特色油料作物28万亩,蔬菜瓜果18.5万亩,其它粮豆作物27.5万亩;种植大田青贮作物48万亩。

甜菜

农业规模化水平实现“新突破”

科左中旗在土地流转工作推进进程中,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借助规模化经营实现了统一选种、统一耕种、统一管护、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生产经营模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并通过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农机农艺结合等综合举措,全旗农机总动力达到136万千瓦,农机具突破10万台,完成机耕面积330万亩,机播面积470万亩,机灌面积210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农业机械化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能力进一步提升。

科左中旗创新推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丰原集团建成1万亩糯高粱生产基地,首农集团建成2万亩非转基因高产大豆种植示范区,科左中旗农业发展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迈进。同时,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资金、以奖代补等措施,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收购、价格保护、服务协作、流转聘用、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农牧业产业链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2018年重点培育龙头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14家,带动农牧户1.9万户。

例如,架玛吐镇实行屯村通过引进继承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亩466元价格承包农户耕地6700亩,并安置150名劳动力就业,每人就业年收入可达1.2万元。再如,胜利乡东张家村的书记说:“过去村上没有企业,也没有合作社,我们村想发展很困难。现在好了,村上有了合作社,有人带我们脱贫致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