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冰天雪地、森林草场、高山峡谷——提到青藏高原这片区域,我们脑海中便会浮现这些“诗和远方”的画面,会联想到“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这些重要的地理概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发表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作为公认的“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青藏高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对全球生态体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草场中的动植物(摄影:杨悦笙)
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是国家对青藏高原的定位,换句话说,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的一块“传家宝”。
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家里有块宝,要想把它守护好,首先要理性认知它的性质和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青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考察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青藏高原科学研究,就是守护青藏高原的“摸底工作”。
我国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关注古已有之。从汉文典籍《山海经》《后汉书•西羌传》对高原山川、风土人情的粗略描绘到藏文典籍《西藏王臣记》中描述的“一片汪洋”变为“雪山环绕”的沧海桑田以及“仰卧魔女”的地形结构......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对破解青藏高原生态“密码”的尝试,不过在古代,人们对青藏高原更多赋予了魔幻的想象,直到近代,陆续有国内外的科学家进入青藏高原考察,建国以后,我国的青藏高原研究才真正步入了科学的轨道。
珠穆朗玛峰北坡,珠峰科考是青藏科考的重要内容(摄影:杨悦笙)
此次发表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从单学科研究到综合研究、从国内合作到国际合作的发展过程,现已形成较高水平的科研力量,建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态与环境监测体系。在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我国对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自建国初就开始了,现在的研究已经处于“整体性、综合性、国际性”的高水平。
艰辛起步
说起建国后的青藏高原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签订后,中央派出随军进藏的57位专家组成的西藏科学工作队。1972年底青藏科学考察队正式组建,并持续开展前后20余年的科考行动。
那时的科考队进入高原、进入无人区大部分时候还是“人挑马驮”,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刻数不胜数,据著名作家马丽华记述:“最初青藏队员们的野外补贴每天仅有7毛钱,包括伙食费在内。1976年分赴阿里、藏北的两个小分队也不过每天2.8元,因此被开玩笑称作‘28军’。个别抽烟的人只好买最低廉的工农牌香烟,高级一点的前门和凤凰,那是招待民工的。”
然而,正是在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下,我国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开展了水文、气候、地貌、生物等多学科的研究,成为人类第一次对这块神奇土地形成的系统科学的描述。正如《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所总结的:“中国科技工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青藏高原局部地区开展短期、小范围的科学考察。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数百万字的第一手科学考察资料,出版了包括43部专著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成为第一套青藏高原百科全书。”
渐至大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又结合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在前期科考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又开展了很多基础性、应用性的研究。
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将对青藏高原的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环境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保护和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方案。
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产生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各学科的优秀专家,《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列举的例子就是证明,从开拓性的研究来说,“刘东生院士在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季风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气候科学学说;叶笃正院士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热源的见解,开拓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研究,创立了青藏高原气象学。”从青藏高原科研对人才的成长、培养来说,“包括4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名‘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其中,刘东生、叶笃正和吴征镒分别荣获2003、2005和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孙鸿烈荣获2009年‘艾托里•马约拉纳-伊利斯科学和平奖’,姚檀栋荣获2017年‘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维加奖’,他们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成就享誉国际。”
现实成效
青藏高原科研对现实的意义也已经呈现出来,从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解决冻土消融、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到三江源“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恢复,再到藏医药的种植研发,正是由于几代中国科学工作者们的接力研究,才使得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成为了可能。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摄影:孔夏)
目前,随着青藏科学研究从科学大发现、专题研究、理性认识的阶段,已经步入通过青藏研究解释全球,通过基础研究指导应用的阶段,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好青藏高原这块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未来可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启动的贺信中指出:“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让青藏高原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