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游:火了农家 乐了游客

发布时间:2018-07-23 09:37:58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帅政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以前去村里的路都不好走,而且配套设施不完备,现在不一样了,柏油马路通到村口,想吃想玩儿都有好地方,什么都不用担心,费用也不贵,我身边很多人周六日都不闲着,都去乡村游。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旅游作为当今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新兴旅游产业,集生态、观光、体验、娱乐、民俗、度假于一体,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发挥资源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统筹城乡发展、繁荣乡村经济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依托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将农家乐培育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随着游客的增多,农家乐火了农家,乐了游客,更是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夏天的内蒙古是非常怡人的,无论是辽阔碧绿、一望无垠的草原,还是绿树成荫、水流潺潺的乡村,都格外引人入胜。夏天也是乡村游的好时节,住在呼和浩特市的李波一家每逢周末都要全家一起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李波告诉记者:“以前去村里的路都不好走,而且配套设施不完备,现在不一样了,柏油马路通到村口,想吃想玩儿都有好地方,什么都不用担心,费用也不贵,我身边很多人周六日都不闲着,都去乡村游。”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现如今,内蒙古农村牧区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不仅满足了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一到节假日游客就爆满,生意非常好!”郝俊生是呼和浩特市土左旗陶思浩区域服务中心新营子村村民,他经营着一家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对于这几年敕勒川文化旅游区的发展,他感触很深。

在郝俊生的农家乐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农家小院里,游客或家庭或好友同学欢聚一堂,充满着城市里找不到的“味道”。“越来越多的来自呼包鄂甚至外省市的游客都把土左旗作为旅游的目的地。”郝俊生说。

在当地,很多百姓通过升级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之路。旅游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了周边大量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绿水青山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土左旗的旅游景点并不比外地的知名景点逊色,尤其是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给予了红色旅游产业很好的发展前景,像乌兰夫故居、贾力更故居更是锤炼党性的好地方。围绕做好“红色基因”文章,土左旗积极探索新时代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全新模式,通过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实施塔布赛党性教育基地、土默特革命历史馆等项目,推动形成“一心多点”的经典红色旅游模式,在弘扬乌兰夫精神、弘扬土默特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塔布赛、把什等一批村子产业振兴,形成了具有鲜明土默特特色红色旅游品牌。

除了搭上红色旅游的快车,一些地方还在挖掘本土文化上下足了功夫,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清晨五点多,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斯布呼勒敖包嘎查的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六点刚过,游客们和周边群众乘着车、骑着马,陆续涌向这个小村庄。

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十三,是斯布呼勒敖包的祭敖包日。当日举行了第四届斯布呼勒敖包文化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齐聚在斯布呼勒敖包旁,共同参加隆重的祭敖包仪式。

斯布呼勒敖包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传蒙古族最后一位可汗林丹汗的孙子布尔尼亲王曾在这里歇马晾鞍,敖包因此得名,斯布呼勒就是蒙语“晾汗”的意思。斯布呼勒敖包祭祀活动在2016年被列入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座敖包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单体敖包,底层直径19米,高13米,坐落在一个2500平方米的高大土坛上。

来自开鲁县的刘女士说,她每年都会来参加祭敖包活动。“在这片草原,斯布呼勒敖包祭祀活动已经成为广大农牧民的一个节日。”

依托斯布呼勒敖包祭祀仪式,奈曼旗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文化游、体验游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据了解,每年有3万余名周边群众和游客参加祭敖包活动,活动已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

“内蒙古乡村旅游工作,就是要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融入旅游要素,做好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休闲农业,满足广大旅游者及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下一步,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将协调动员各方力量,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完善精准扶贫措施,以乡村旅游促进精准扶贫:通过开展旅游扶贫规划公益行动、推动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开发旅游扶贫产品;鼓励和支持一批具备发展旅游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从事乡村旅游接待,通过技能培训、结对扶持、改善设施、合作经营等扶持农(牧、林)家游;充分利用自驾旅游快速发展带来的消费需求,鼓励交通沿线和重点旅游区周边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条件引导贫困村农牧民售卖农副土特产品,增加收入,在发展旅游中受益脱贫。


观点

乡村游别丢了“乡土文化”的魂

□乔金亮

眼下,各类市场主体对乡村游的投资热情高涨。不过,随着各地乡村旅游点的数量激增,问题也随之显露:旅游产品趋同,景点单一,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出现“千村一面”;村庄地域面积较小,粗制滥造,对农耕文化的深度挖掘不够,难以满足游客内心诉求;硬件设施建设滞后、软件管理服务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等。最突出的是,有品位、高质量、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农业农村部提出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不过,一些地方在实践中容易走入误区,把升级理解为硬件设施的升级、管理服务的升级、环境卫生的升级、人员技能的升级,从而忽视了文化挖掘的升级。

笔者认为,唯有浸润和涵养了文化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与其他旅游产品不同,乡村旅游最吸引人的是乡村特有的“土气”,不仅要有的看、有的玩,还要有念头、有想头。“千城一面”的城市,快速消失的村庄,使许多人感到乡情难觅、乡愁难寻。城里游客去乡村旅游,希望能回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体验到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景象,感受到不同于城市文明的乡土文化。

所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须立足地方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民俗情感、山水人文,以文铸魂、创意创新,才能让游客魂牵梦萦。只有注重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以“文化”为灵魂,才能进一步促进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业态发展的多样化、设施建设的现代化以及管理服务的规范化。

具体来说,要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深度挖掘农村文化,讲好自然和人文故事,把“农、文、旅”相结合;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对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种植制度等实施全面保护;要传承农耕文明,多种形式挖掘利用展示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农事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要加大创意设计,创作一批充满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创意农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