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党建扶贫丰镇样本

发布时间:2018-07-11 16:25:32丨来源:新华网丨作者:郝芳芳 贺鑫 张鹏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在打好打赢这场“硬仗”中,丰镇市坚持凝聚党建合力,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党建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趟出了一条特色党建扶贫路。

2018年5月,对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市而言,意义非凡。

5月14日, 丰镇市出现在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关于全区13个区贫旗县退出贫困旗县的公示名单中。脱贫摘帽,近在咫尺。

在丰镇市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有股涌动的红色力量,让人肃然起敬。在打好打赢这场“硬仗”中,丰镇市坚持凝聚党建合力,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党建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趟出了一条特色党建扶贫路。

一个村的扶贫3计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

说起扶贫的事儿,64岁的于板板借用了她看电视时听到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最能表达她的内心。

于板板一家四口人,丈夫年纪大已无力劳动,儿子也有疾病,孙女还在上学,一家人收入很少,生活都是问题。去年,在村党总支的帮助下,她家通过扶贫资金入股的形式,通过托养獭兔和生猪,年收入增加了5300元。对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收入。“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党支部,感谢杨书记”。

于板板所说的杨书记是丰镇市元山子乡党委组织委员、沙沟沿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孝堂。老杨原本是沙沟沿行政村党总支书记,后被调到乡党委工作。2016年被派驻沙沟沿任第一书记。在当党总支书记时,杨孝堂就注重凝聚党员力量,以党建促扶贫,2014年他提出“党员应做一把伞,为群众遮风避雨;党员应做一块石,为群众铺路架桥;党员应做一头牛,为群众春播秋收”的“伞石牛”精神。任第一书记后,他号召村里所有党员和驻村干部发扬这种精神,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沙沟沿行政村贫困户一部分已无劳动能力。针对现状,村党总支提出了让贫困户“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措施”的目标,并制定了“菜单式”扶贫策略。

2017年3月,村党总支与一家养殖企业合作,以扶贫资金和集体经济入股的形式,让企业代养生猪,等生猪出栏后交由村党总支,再由党总支组织人员屠宰分割销售后,将利润按股本占比比例返还给贫困户。受益这一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去年年底每一股可分红3300元。

2017年8月,经过前期考察,村党总支决定发展獭兔养殖,带动贫困户增收。獭兔养殖利润高,但对养殖技术、防疫、管理的要求也高,贫困户分散饲养难度大、风险大。针对这种情况召开了产业脱贫会议,大家商议后最终决定尝试獭兔养殖。为了规避风险, 8名党员在杨孝堂的提议和带领下,提出由总党支和党员代群众集中饲养,饲养成功后将利润分给贫困户。

沙沟沿行政村獭兔养殖基地。(摄影:张鹏)

说干就干,利用扶贫资金和村集体经济资金,杨孝堂带领8名党员建起了兔舍,学会了养殖技术和防疫措施。正式开始养殖后,党员们日夜轮流值守,无偿为贫困户们代养獭兔,并联系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

杨孝堂介绍,截至目前,已有25户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购买獭兔交由党员代养。养殖基地已繁殖商品兔3000多只,预计到今年年底可繁殖8000多只,可出售商品兔2000只,纯收入能达到3万元。可出售优良种兔1000只,纯收入可达8万元。杨孝堂说,等托养到期后,獭兔和兔舍将全部归还贫困户,使他们的后续产业得到保障。

此外,针对村里农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党总支牵头成立了合作社,盖起了加工厂和包装车间,与陕西一家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合作,建立了面向全国的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优先销售贫困户的产品。

采访中,杨孝堂总结了村里扶贫模式的优点:既能防止扶贫资金流失,又能使帮扶效果持续化;即使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党支部承诺从集体经济中进行弥补,贫困户可实现稳定脱贫;拉近了党群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党员的服务意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能脱开身更好地从事种植业;锤炼了党员干部的素质,践行“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选好产业、管好资金、党员带头、支部代管,做好这几点,我相信一定能带领贫困群众奔向小康。”杨孝堂说。

一个乡的脱贫新路

元山子乡辖9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91个村民小组,乡村人口8694户2166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41户1448人,截至目前脱贫454户1007人,未脱贫187户441人。全乡共有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行列。

乡党委书记岳亮介绍,近年来,乡党委在推进脱贫攻坚工程中,将党建工作融入产业扶贫中,建立了多种“党建+扶贫”模式,采取“党支部牵头引导、合作社整合经营、公司兜底保障、党员示范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五级联动机制,引导贫困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盛夏时节,走在元山子村的田间,视线所到之处,都是绿叶绽放的枸杞苗。这是当地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

元山子村枸杞种植基地(摄影:贺鑫)

2017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元山子行政村党总支和巴音图行政村党支部引进宁夏的一家枸杞龙头企业,流转农民土地428亩,种植枸杞。其中,两个行政村党组织为贫困户代种165亩,扶持贫困户在自己庭院内种植枸杞108亩。此外,还专门成立了贫困户用工管理办公室,统筹贫困户到枸杞种植基地从事栽种、浇水、修剪、抹芽、施肥、除草、采摘等工作。

岳亮介绍,在枸杞种植的产业链中,贫困户主要有三方面的收入,其中,流转土地平均每户收入500元;村委会代种户均达到收入3000元左右;贫困户打工收入户均1500元左右。

在大庄科村,党支部引进的总投资2000万元的15万只蛋鸡项目一期工程即将运营。岳亮介绍,依托这一项目,大庄科、土堡子、盂县营、大东沟等周边村贫困户以家庭形式养殖蛋鸡,户均养殖100—200只,预计年收入2000—4000元。土堡村党支部还建立脱贫车间,为贫困户养殖蛋鸡1万只,预计一个周期内平均每户分红2000元。

沙沟沿村五棵杨民俗体验园(摄影:张鹏)

在沙沟沿行政村,乡党委与村党总支共同建起了五棵杨民俗体验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集体经济。10套农家院,由集体统一经营征收收益,与贫困户5:5分成,保证了贫困户的收入。

岳亮介绍,元山子乡党委坚持不懈地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狠抓精准脱贫工作,锤炼出一支党员带头群众满意的干部队伍,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市的澎湃力量

5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发出《关于对2017年度全区13个区贫旗县退出贫困旗县序列的公示》,丰镇市出现在公示名单中。丰镇脱贫摘帽,近在咫尺。

公示显示,丰镇市已按照贫困县退出要求,完成县级申请、市级初审、自治区验收核查、第三方核查评估程序。根据自治区核查和第三方评估,贫困人口漏评率和错退率低于贫困县退出标准;群众认可度均在90%以上,高于贫困县退出标准;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脱贫长效机制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

丰镇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乔林介绍,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丰镇市坚持凝聚党建合力,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发挥党建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建强脱贫攻坚指挥部,打造脱贫攻坚先锋队,趟出了一条特色党建扶贫路。

近年来,丰镇市有针对性地选配一批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精、基层经验丰富、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对8个乡镇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调整干部34人,从脱贫攻坚第一线提拔干部19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镇领导班子队伍。同时,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严格执行自治区和乌兰察布市村“两委”换届有关政策,坚决将支部书记年龄控制在52周岁以下,村党支部班子基本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

在工作推进中,丰镇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乡镇和办事处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包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市共抽组包村干部3375人,实行“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实现了干部包户全覆盖、帮扶责任到人全覆盖。实行“四定三不”,即定户定人定时定责,不脱贫不脱钩,不得提拔任用。同时优化调整驻村工作力量,组建了91个驻村工作队,选派466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其中91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整体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实际工作中,丰镇市有效调动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龙头企业的市场优势、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资源优势、贫困户产业扶贫的政策优势、财政资金的推动优势,形成了“五轮驱动”、全民参与的集体经济发展态势。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公司+ 贫困户”等多种“党建+扶贫”模式,由党支部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牵头引导、合作社整合经营、公司兜底保障、党员示范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五级联动机制,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脱贫摘帽,攻坚2020,轻装前行。

丰镇市将继续发挥党建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以党建汇集智慧,以党建凝聚人心,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