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易地搬迁圆了蒙古族农牧民的“新房梦”

发布时间:2018-07-11 10:29:11丨来源:新华社丨作者:李仁虎 王雨萧 张丽娜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夏风拂过,昔日的“土房村”如今俨然变成充满民族风情的新乡村,一间间黄墙青瓦的砖房整齐排列,外墙画着蒙古族“吉祥结”图案,道路两旁种着柳树、榆树和丁香树,共同绘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42岁的蒙古族牧民小荣从地里干活回来,担心把泥带进屋里,小荣在门口搓了半天鞋才进去。坐在新买的沙发上,小荣忍不住再次打量起“新家”:锃亮的地砖,雪白的墙面,崭新的橱柜……搬进新房一个多月,小荣终于能够说服自己眼前的一切不是在做梦。

小荣所在的南乌恩查干嘎查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是一个由蒙古族农牧民组成的村落,全村有101户农牧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327口人中279人是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到85.3%,是通辽市贫困发生率最高的行政村。过去这里的村民都住着土房,村屯面积4000多亩,村民又居住得分散,有时走上十几里路都看不见一户人家。村里不通水泥路,每逢下雨天一片泥泞,根本出不了门。

1998年,小荣和丈夫在村南买了两间土房,一住就是20年。由于年久失修,房子严重漏雨,屋顶的木头椽子都被雨水泡烂了。小荣做梦都想换个新房,可钱去哪里找?一家人守着30亩草场和20亩盐碱地,靠天吃饭的日子并不容易。赶上干旱的年头,年近七十的老母亲就天天坐在炕沿上抹泪。

和小荣一样有着“新房梦”的,还有57岁的包扎木苏。过去33年,包扎木苏一家4口一直住在两间土房里,眼看儿子到了找对象的年纪,包扎木苏开始为盖房的事发愁,“家里土房又破又矮的,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可咋让人家闺女过来!”包扎木苏摊着手说。

2017年,驻村工作队来到村民家里,给大伙带来了易地搬迁的好政策:把原来分散居住的100多户村民集中搬迁安置,国家出钱给盖房,自己掏1万元就能住进80平方米的新砖房!

今年5月,小荣一家搬进了新房,新房宽敞明亮,带着800平方米的大院子、60平方米的牛舍和20平方米的仓房。“屋里还通自来水哩,再也不用大冬天去外面压井了!”小荣美滋滋地告诉记者。

100米之外就是包扎木苏的新家,新家客厅里挂着崭新的窗帘,沙发、电冰箱、液晶电视全部置办齐全。“这些都是闺女给买的,俺闺女说了,搬了新房,以前的旧家具都不配套了!”包扎木苏一脸幸福地说。搬家那天,他还在院子里放了两挂鞭炮。

南乌恩查干嘎查的其余99户村民也在今年春天陆续搬进了新村。当地政府给村里4000多亩耕地配套浅埋滴灌设备,不仅节省了过去人工浇水的费用,水肥一体技术还让产量提高了不少。住上新房,村民们干劲更足了,每天早早起来喂牛、种地、打扫庭院,村里的水泥路也正在加紧修着。

经过悉心饲养,小荣现在已经有了8头牛,“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国家还扶持我们贫困户养牛,日子一天比一天亮堂,自己更要好好干!”小荣拍着胸脯说。

夏风拂过,昔日的“土房村”如今俨然变成充满民族风情的新乡村,一间间黄墙青瓦的砖房整齐排列,外墙画着蒙古族“吉祥结”图案,道路两旁种着柳树、榆树和丁香树,共同绘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原标题:易地搬迁圆了蒙古族农牧民的“新房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