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绣娘":“绣”出花一样的好日子

发布时间:2018-06-28 10:38:45丨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丨作者:富丽娟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绣花银针上下飞舞,民族产业助力扶贫。“王府刺绣”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精致,色彩亮丽,颇具民族风情。科尔沁右翼中旗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制作销售非遗手工艺制品助力扶贫。

“自从学习了这门刺绣手艺,一个月收入5000多元,再也不用为两个孩子的学费发愁了。”说起蒙古族“王府刺绣”产业,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蒙古族“绣娘”刘玉清满脸笑容。

绣花银针上下飞舞,民族产业助力扶贫。“王府刺绣”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精致,色彩亮丽,颇具民族风情。科尔沁右翼中旗利用这一优势,培训当地妇女刺绣技艺,通过制作销售非遗手工艺制品助力扶贫。

一名蒙古族“绣娘”在向顾客介绍自己的刺绣产品(摄影:富丽娟)

“蒙古族‘王府刺绣’,‘绣’出了咱的好日子。”

前不久,科尔沁右翼中旗的“王府刺绣”在内蒙古展览馆展示。一件件色彩艳丽、做工精湛的蒙古族刺绣被褥、绣花桌旗、服饰、工艺品挂件十分亮眼。

展示现场,刘玉清和她的“绣娘”姐妹们穿针引线,为客人展示刺绣手艺。

刘玉清告诉记者,自己从未想过刺绣可以“成气候”,能够形成产业:“我小的时候,姥姥给绣的花鞋,用的就是咱们的‘王府刺绣’手艺”。回忆起往事,刘玉清很感慨:“当时年轻的姑娘都不想学,觉得这门老手艺已经过时了。现在看来还是要‘捡起来’,传下去。”

旗里代钦塔拉苏木的“绣娘”徐牡丹,去年靠刺绣挣了1.2万元:“这是我从来不敢想的事儿。”徐牡丹的丈夫患有肺结核、高血压等疾病已经卧床数年,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徐牡丹一人的肩上。

通过学习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手艺,家里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尝到“甜头”的徐牡丹开始带动嘎查里的姐妹们一起致富。在她的带动、培训下,嘎查40多名贫困妇女开始加入绣娘队伍,走上了“致富路”:“一根小小绣花针,‘绣’出了咱的好日子。”徐牡丹笑着说。

内蒙古展览馆内展示的刺绣成品“烟袋”(摄影:富丽娟)

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晶莹是蒙古族刺绣扶贫计划的发起人:“王府刺绣是我们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让广大贫困妇女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又能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我们建立了王府刺绣产业扶贫基地,通过小刺绣带出了大产业。”

目前,科右中旗共有21000名妇女参与王府刺绣产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95人,产品研发团队45人,2017年创收475万余元。

大学生团队助力,“企业+协会+基地”模式带动农牧民致富

为了让绣娘适应市场,当地旗委、旗政府发挥大学生人才优势,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建立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扶贫车间,采取“企业+协会+基地”的发展模式,以产业带动农牧民致富。

学习刺绣的绣娘们(摄影:孙丽娜)

50名自主创业大学生成立了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大学生们成立了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形成了图案设计、产品订单、电商、网络销售、市场开发为一体的刺绣人才团队。

“在文化产业的传承方面,我们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杨福林拿着一副“夕颜”花朵图案的桌旗介绍道:“上面的十二朵花,代表着十二个月份,夕颜花清晨吸收露水,我们蒙古族群众称之为‘吸收天露’,用以滋养生命。花朵上面的花籽,寓意着儿女成群、吉祥如意。”

“绣娘”刘玉清和她的刺绣产品“夕颜桌旗”(摄影:富丽娟)

“我们蒙古族传统刺绣讲究华美、厚重,突出绣品的立体感。” 杨福林告诉记者,现在的绣法在传承传统蒙古族刺绣的同时,借鉴了湘绣、苏绣的优点:“这让我们的刺绣产品更加细腻精美、富有层次感”。

“今年,我们25名销售员完成了600万元的销售额,明年我们的目标是突破1000万元,下一步还将组建自己的网络销售团队,注册自己的品牌。” 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会长杨福林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