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优秀作品献给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的乌兰牧骑情怀

发布时间:2018-06-01 17:01:36丨来源:人民政协网丨作者:牛忠磊 常歌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总书记的回信很短,只有281个字,但是里边的精神我们要深刻理解、牢牢抓住。”今年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全会上,如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推动乌兰牧骑事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新闻背景: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1957年,全国第一支流动、多功能的文艺工作队伍乌兰牧骑宣告成立。60年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暑寒,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总书记的回信很短,只有281个字,但是里边的精神我们要深刻理解、牢牢抓住。”今年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全会上,如何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推动乌兰牧骑事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2017年是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的日子。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的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了信,赞扬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习近平总书记信里说到优秀作品要有九个字的品质——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怎么才能传得开、留得下?就得接地气。什么叫接地气?就是要紧扣时代的脉搏,紧扣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就是一定要特别关心老百姓的生存方式。”作为内蒙古艺术学院的教授,李树榕委员去年底应邀到北京国家大剧院观看了由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表演的大型民族歌舞诗剧《山岭上的人——鄂伦春》,在她看来,这部作品就是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说起“接地气”,身在乌兰牧骑一线工作的向阳和郭丽茹两位委员,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自从1987年内蒙古艺校毕业后,向阳就来到了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工作。从一名群众演员到如今的副队长,31年里,向阳见证了乌兰牧骑的“变”与“不变”。

“这几年,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对节目的质量要求更高了。所以我们在演出时,会常常收集观众的意见,然后创作符合咱们这个地区特色的节目,多做点创新。”向阳说,以前大都是歌曲、舞蹈、小合唱这种形式,这几年像小品、快板等语言类作品创作比较多一点。演出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就都爱看了。

“我们每年都有不低于一百场的演出任务,其中大部分是下基层,直接下到牧民家里。基层的嘎查、苏木、企业厂矿、部队驻地都要去,演出内容主要就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向阳说,这样的下基层演出,30多年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们从未间断过,以后也一定不会改变。

郭丽茹是达斡尔族女高音歌唱家。比向阳更早一些,1982年,17岁的郭丽茹如愿考入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乌兰牧骑。如今,作为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演员的她,仍然坚持用歌声给基层群众送去欢乐。

“乌兰牧骑都是一个个精致的小团队,为了丰富演出形式,我们现在每到一地都会邀请当地能歌善舞的农牧民或战士参与演出。”郭丽茹表示,在蒙古包里他也唱我也唱,然后结合着他们喜欢什么,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创作演出。

“为了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的作品,我们每年都会抽出一两个月时间深入农牧民家庭体验生活,这也可能正是乌兰牧骑能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源吧!”向阳的一席话也代表了乌兰牧骑队员的共同心声。

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乌兰牧骑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委员们也是直言不讳。

“一些地方把乌兰牧骑事业与宣传本地、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商业演出等捆绑在一起,脱离了服务基层群众的基本定位。”1月26日,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副市长娜布其玛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全体大会上发言,就调研中发现的一些地方阻碍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做法提了出来并给出建议。

娜布其玛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乌兰牧骑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如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在人才队伍、优秀作品开发等方面缺乏规划引领;历史资料缺乏记录、保管和传承等问题。同时建议各级地方政府要确立乌兰牧骑在文艺事业上的主导地位,强化乌兰牧骑以服务农村牧区群众为主要发展目标的定位,发挥乌兰牧骑聚集群众功能,通过文艺演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乌兰牧骑打造成繁荣文艺事业的主力军,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乌兰牧骑事业发展。

“其实人才短缺已经成为阻碍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一大短板,有的乌兰牧骑在人才方面甚至面临青黄不接窘境。”郭丽茹在接受采访时也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在团里除了担任独唱外,也会进行报幕、小合唱、舞蹈表演,需要时也能拿起乐器。”谈到人才,郭丽茹表示,乌兰牧骑要求队员一专多能,但现在要找到这样的年轻人确实不易,建议由老队员组成一个类似专家委员会的组织,加强对年轻队员的传帮带,缓解人才荒。

“除了传承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精神,还要培养像乌兰牧骑队员那样一专多能的艺术人才,这也正是把习近平总书记思想落到实处的一种体现。”对于人才短缺问题,李树榕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改革艺术类专业考试,培养一专多能的艺术人才。

李树榕建议,由自治区高等院校的艺术专业在全国率先试点,设定“艺术类一专多能人才培养基地”,从招生考试的成绩评定、入学后的课程设计,到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都作出积极探索。

乌兰牧骑,也成了今年内蒙古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报告中提出,要“终保持乌兰牧骑的红色基因不变,扎根草原,服务人民,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总书记的回信、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更加坚定了大家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的决心。我们要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在结束采访时,说起乌兰牧骑的未来,委员们语气中无不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