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福仁源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仁将自己的货品摆放在超市专柜里
“乌鲁木齐有客户来电话,要30箱酸奶,我正让职工装箱哩!”4月28日,新疆福仁源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仁脸上洋溢着笑容说,奶疙瘩、酸奶都销售出去了,乡亲们搞绿色养殖奶牛的积极性就更高,大家一起致富。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致富带头人,坚持草原畜牧业打品牌、控规模、提纯扶壮,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大幅增长,全力打造、争创一批全国知名品牌。福海县有丰富的奶业资源,如今端好“奶瓶子”,已成福海县“畜”势勃发、助推脱贫攻坚呈现的新亮点之一。
“我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不容易。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我有责任、有决心和本地老百姓们一起做品质最好的乳制品。”李志仁说,只要实实在在做事,端好给消费者的‘奶瓶子’,就能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只要你勤奋,就会有钱挣。”
如今,福海县已成为李志仁的第二故乡,每当看到县里依然有贫穷、落后的状况,他也总在琢磨该咋办,投资创业,摸索致富路子,也算是没辜负一方山水的养育。
李志仁自小家境贫寒,从16岁在家乡辍学养牛,26岁又在异乡养牛,他带领乡亲们创立牛奶经济合作社、创立乳品企业,让消费者吃上放心奶制品;农民、合作社长、企业家,这些标签记录了他的成长历程……
冬季牛羊育肥对一些缺乏经验的农户来说是个槛,有的农户缺乏完整的养殖观念,养殖技术欠缺,李志仁就开始收一些农户喂得不好的瘦牛。李志仁把瘦牛领回家后,除一日三餐,瘦牛会得到丰盛的“加餐”。住的暖圈像蒙古包,采光靠天窗,气温低时在天窗上罩塑料布,因此冬季在牛圈里温度也能保持在零上10度左右。2005年,李志仁收了27头牛,总共花了12000元,不算牛奶收入,凭牛出栏就赚到40000多元。
“只要你勤奋,就能获得好生活。”就是李志仁的人生实践和理念,如今,在厂子里干活的职工都是来自本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李志仁的带动下,这理念已融入大家的工作、生活中,并正在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从源头锁住新鲜、优质 端好“奶瓶子”
李志仁的公司自2015年建厂至今已投入1670多万元,7600多平米的厂区坐落在小村路边,产品已销往了全疆多个县市。走进厂里可以看到,实验室里一尘不染、检测仪器齐全、精良,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中现代化的酸奶、奶酪等奶制品加工设备应有尽有……
“以前每家都会把多余的牛奶制成奶疙瘩、酥油,但自己吃不完就浪费了。”一大早赶来送奶的福海县解特阿热勒乡喀拉毕亚村奶农古丽加 · 哈布肯笑着说,现在留下自己喝的,多余的牛奶都送到公司来,能变钱贴补家用。
每当奶农来时,该公司质量部工作人员杨海华就开始忙碌了,从测酒精度、乳成分分析到酸碱度、抗生素检测等,经过数十道工序,确认是新鲜、优质牛奶后才能入库。
“奶农得到的报酬是根据牛乳中所有指标合格情况下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来确定。”李志仁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目前最高的收奶价格是牛乳蛋白质含量大于3.10%的奶,每公斤3.7元。如果一家一天送来10公斤优质牛奶,就能收入37元,一个月下来就是1000多元的收入。
走好奶业一颗“子”、下活脱贫“全盘棋”
“乳业是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福海县政府副县长王进安说,目前福海县采取‘政府+企业+贫困户’的产业经营模式,运用市场建立起贫困户与企业利益共同体,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项目对接、发展共赢产业扶贫新路子。解决了奶农,特别贫困户奶农“卖价贱”“售奶难”等问题,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除了创办企业外,2007年李志仁建立起的“牛奶经济协会”至今在牧场管理、养牛技术等方面,仍在全县范围内发挥作用,推动牛奶产业可持续发展。李志仁带领大家从“单打独斗”到“抱团闯市场”,使农牧民群众走上持续增收的致富路。
土地还是那些土地,村民还是那些村民,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李志仁的带领下,奶农靠养殖致富的信心却极大的提高了。
“我们阿勒泰地区的水土好,奶源丰富,我想未来带着乡亲们自己种草、养牛、做乳品生产,建立完整的奶业全产业链条,给消费者最安全、放心的牛奶产品。”李志仁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企业身后是四里八乡的奶农,严格把关质量,就是对他们负责,生态、绿色、有机,是我们未来发展致富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