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地区旱情严重
入夏以来,内蒙古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特别是东部地区旱情严重。持续高温干旱造成严重旱灾,是内蒙古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今夏,内蒙古赤峰部分旗县旱情严重,牧草未返青,牲畜饮水困难。
据介绍,内蒙古灾情的总体特点是西涝东旱,赤峰市、通辽市6、7月份的旱情较为突出,表现为因旱需救助人口、饮水困难人口较多。8月份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呼伦贝尔市牧区、农区出现严重旱情,草场受灾情况较为突出。
目前,干旱的气候持续侵入内蒙古大部分地区,著名的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两大草原已经处于极度缺水状态。
七八月的内蒙古,本来应该是“水草丰美的季节”,但现实情况是,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并未如往年那般得到降水。到8月初,呼伦贝尔大草原没有迎来一滴雨水。干旱使这片草原上蝗虫泛滥成灾,抗旱灭蝗成为当地干部首要的工作。
内蒙古民政厅9月7日发布消息称,截至9月5日,旱灾已造成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9盟市59个旗县(市、区)的398.4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134.1万人,其中饮水困难群众51.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612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710.3千公顷;草场受灾面积35626.7千公顷,饮水困难大牲畜199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115.9亿元。
中东部牧草减产近700万吨 价格飞涨
入夏以来内蒙古东部牧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至4成,传统优良牧场饱受干渴之苦。预计今秋内蒙古中东部牧区牧草总计减产684.6万吨。
据悉,目前内蒙古约30%的面积有旱情,其中农区和林区干旱面积较小,牧区干旱面积较大。截至目前,内蒙古草场发生干旱灾害面积为2225万公顷,其中重旱面积为789万公顷,中旱面积为607万公顷,轻旱面积为829万公顷。特别是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等传统优良牧场,草场受旱较重,分别占当地草场总面积的59.5%和71.4%。其中一些草场牧草稀疏、遭受虫害、提早变黄甚至枯死。
干旱还导致中东部牧草高度偏低。目前,内蒙古中东部大部牧区牧草高度为6至52厘米,较历年同期偏低3至25厘米。特别是呼伦贝尔市西部和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偏低11至25厘米。重度干旱区域的草地生物量不足正常年份的20%,局部地区不足5%,牧草减产明显。
在内蒙古草原上,牧民每年秋天都要打草储备起来,到冬季遭遇异常天气或来年春季草原青黄不接的时候,用这些储存的干草喂牲畜。因此,对牧民来说,过冬牧草是必需的物资,冬春季节,尤其是遭遇雪灾的时候,饲草供应不上会使牲畜饿死、冻死。
干旱的新巴尔虎右旗草原。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牧民吴金生家往年堆满草垛的地方如今显得有些空荡。这位肤色黝黑的牧民搓着手说:“我家草场往年能打1000捆草,今年最多只能打500捆,羊过冬都不够吃,周围的草场更不行,邻居都搬走了。今年想安全过冬就得买草,但现在草价直线上升。”
内蒙古牧草主产区产草量锐减,导致牧草价格飞涨,目前一斤草的价格为0.7元-1元,比常年涨了一倍。
内蒙古气象局预计,今秋中东部四盟市牧草产量较常年平均总计减产684.6万吨。其中,呼伦贝尔市减产309.3万吨,锡林郭勒盟减产360.3万吨,赤峰市减产11万吨,通辽市减产4万吨。
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族乡的牧民正在打草,为越冬做准备。
记者了解到,目前呼伦贝尔市政府已启动饲草调运和进口工作。气象部门建议,各地牧民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避开阴雨天气,合理安排打草晾晒工作。其他受旱严重的盟市也应及早安排草料调运、进口、储备工作,并加大牲畜出栏力度,提早防备今冬的降雪及严寒影响畜牧业生产。
大批牲畜提前出栏牧民“出血”
为缓解过冬饲草料压力,今年秋天牧民纷纷卖羊,减少过冬牲畜头数。而大量肉羊集中出栏上市,导致羊肉收购价格下跌。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牧民巴雅尔今年秋天计划把大部分羊卖掉,只留下10多只过冬的母畜。“按理说今年羊肉收购价格低,卖羊不划算,但今年太旱,家里的草场没能打下草,只能买草过冬,而今年草价又太贵,如果家里的羊秋天不处理,冬天恐怕会因缺少饲草料而饿死。”他说。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牧民吴金生家里养了500只羊,他说,今年打起的牧草量完全不够自己家的牲畜使用,买草又太贵,出路只有一条:卖羊。吴金生打算卖掉家里一半以上的羊。但是大家都卖羊,羊肉的价格也马上降下来,现在,呼伦贝尔一只25斤以上的羊已经降到了每斤13块钱,而去年这个时候是18块钱。
在干旱的阿鲁科尔沁旗,羊群吃上半天草也吃不饱。
今年内蒙古草原连续出现旱情,缺乏有效降水,由于高温干旱,内蒙古饲草预计减产700万吨。许多牧民已加快了牲畜出栏的进程,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冬储饲草。另外牲畜提前出栏可以减轻草场压力,降低牧民饲养成本和经营风险。记者调查还了解到从今年7月至今,短短一个多月一捆牧草就涨到了25元,每斤牧草达到了0.8至1元不等,比一斤玉米的价格还高。冬储牧草价格过高也是牧民出栏的主要原因,当地多个牧民对记者表示,目前羊肉市场价格为每斤14块5,提前出栏的羊羔或者是大羊,实际上是贱卖,但是为了能够度过危机只能选择提前出栏。
为加快出栏,锡林郭勒盟锡产品加工企业,加班加点收购加工牛羊,活畜交易市场已经取消了牧民的交易费,仅收取外地客商单方的交易费,对牧民减负。目前当地政府还加大了担保贷款的力度,从周边省市调运牧草,工作人员正挨家挨户的入户调查牧民的牲畜头数和饲草的缺口,另外通过积极争取上级的抗旱资金,牧民群众自筹金融贷款等方法,多渠道筹集抗旱的资金,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减灾保畜的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牧民的损失。
为使牧民安全过冬,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还督促指导羊肉加工企业抓紧开工,敞开收购,稳定收购价格,不少企业主动提高向牧民收购羊肉的价格。同时,有关政府部门出面联系蒙古国以及我国东北地区调运牧草,缓解牧民过冬压力。
民政部下拨内蒙古6000万元旱灾应急救灾资金
内蒙古的旱情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的高度关注,民政部派出工作组先后到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实地查看灾情,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并于近日下拨我区6000万元旱灾应急救灾资金。
目前,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正在进行资金下拨和分配工作。
内蒙古紧急拨付3.2亿支持东部盟市抗旱救灾
灾情发生后,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紧急召开主席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抗旱救灾工作。自治区财政厅按照办公会议议定的事项,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分两次紧急下拨主席预备费3.2亿元支持东部地区抗旱救灾。其中,下拨抗旱救灾经费2.9亿元,对受灾严重的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给予支持,主要用于调运饲草料、人畜饮水补助和水源井修复补助;安排民政救灾经费3000万元,重点用于赤峰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补助。自治区财政厅要求盟市财政部门按照资金管理规定,及时拨付资金,确保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