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焦点关注>

内蒙古五原县:5万亩盐碱地改盐增草兴牧

2018-03-27 16:27:21 | 来源:内蒙古日报 | 作者:钱其鲁 | 责任编辑:苏文彦
摘要:春节假期过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荣誉等3个村,抛撒机开始将黑色的腐熟肥均匀地抛洒到盐碱地里,原来白花花的盐碱地一时间成为了黑土地,令人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春节假期过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荣誉等3个村,抛撒机开始将黑色的腐熟肥均匀地抛洒到盐碱地里,原来白花花的盐碱地一时间成为了黑土地,令人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看着村里7百多亩中重度盐碱地呈现出的新面貌, 荣誉村一组组长王成林兴奋地说:“我们亲自观摩过盐碱地是怎么改良的:用明沙、脱硫石膏改良土壤,地下埋了暗管排盐,再撒上腐熟肥,效果很好。农民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把不怎么长庄稼的地改良好。国家这么关心我们农民,我们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巴彦淖尔市共有耕地1072.8万亩,其中盐碱化耕地484万亩,占自治区盐碱化耕地面积的46%。去年,巴彦淖尔市从自治区争取到了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今年起正式实施,为期1年,总投资1.5亿元。

项目区位于五原县隆兴昌镇,涉及3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1209户、4137人,其中贫困户80户127人,有轻度盐碱地0.75万亩,中度2.5万亩,重度1.3万亩,盐碱荒地0.45万亩,是巴彦淖尔市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盐碱区。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分类实施盐碱地改良工程,并实施灌排体系、土地平整、道路交通、林网绿化、村庄整治等其它配套工程。

“不同以往的是,这次盐碱地改良将农田配套措施一起实施,更加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排盐等等,可以说比以前单独进行改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已经从事盐碱地改良10年的五原县农牧业局副局长李二珍格外高兴。

为了切实做好此项工作,五原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各相关县委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及乡镇为成员的实施“改盐增草兴牧”试验示范项目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5个专项推进工作组。与中国农科院、清华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等18家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由国家、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相关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团队,包括院士、研究员、教授等50余人。还聘请了专业技术公司,制定盐碱地改良方案。

在广阔田地间的一块空地上,一间茅草屋样式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五原县去年新建的盐碱地改良展厅。展厅用图片、文字、实物等展示了盐碱地的形成、治理历史、当地耕地土壤类型、暗管排盐技术等。

对于此处,李二珍还透露了县里不小的“野心”:“项目圆满竣工后,我们想通过实地、图片、数据、模型等方式,集中展示各种改良技术对比效果,发挥示范作用,将这里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盐碱改良博物馆。”

此外,依托该项目,五原县还将努力实现耐盐牧草规模化种植,生态循环养殖,土地集中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多个目标。还将在盐碱地改良的基础上,建设集现代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农事体验及农畜产品加工贸易、电商物流、健康养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目前,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其中,在土地集中流转方面,达成合作意向12家,落实土地流转1万亩。推进规模化种养殖方面,已完成各类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种植规划,计划种植耐盐牧草、优质牧草、有机小麦等近3万亩,正在与企业、农户对接;养殖业方面,与有关企业进行了积极洽谈,在项目区全面推行农企合作养羊模式,还引进一家企业将建设50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精准扶贫方面,优先在61贫困户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每户3KW。目前已安装53户,上网发电2户。

据了解,五原县将通过实施“改盐增草(饲)兴牧”示范项目,集成盐碱地改良技术路径,总结出可推广可复制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达到耕地增加、地力提升、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生态修复、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综合效益,为全市乃至全自治区大面积实施“改盐增草(饲)兴牧”工程,积累经验、作出示范。(原标题:五原县:5万亩盐碱地“改盐增草(饲)兴牧”进行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