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新闻

数字化草原:蒙草的生态经

2016-11-25 09:27:24 | 来源: 内蒙古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草原大数据平台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把草原的生态数据搜集起来,然后用来指导草原生态修复,修复的时候可以来监控监测。

   大数据机遇

大数据对草原生态建设的意义,正在得到验证。今年以来,内蒙古草原面临巨大挑战,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两大草原出现近年来的大旱。

蒙草大数据平台正在逐步发挥作用,通过这样的大数据内容,农牧民能够快捷地掌握当地及周边地区牧草生长状况,掌握适合本区域的牧草品种及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降低运营成本,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未来的粮食安全依赖于强健且适应性强的植物的生产及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大数据在草业中的潜力就变得至关重要,也刻不容缓。

而这也是内蒙古大草原大数据产业的机遇。11月7日,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面向全世界推介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此前,内蒙古制定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从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开放、科技研发支持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当日举行的大数据产业推介会上指出,大数据是大产业、大机遇、大红利,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拥有了大数据,谁就拥有了未来。

在这样的政策红利下,内蒙古的企业正在掘金大数据。王召明认为,在蒙草的全产业链条中,种质资源库是物质保障,蒙草要发展现代草业,当然要先有种子;有了种子怎么种法?要靠大数据平台的指导,大数据造福了草原,也给蒙草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如今,在蒙草的科研体系之下,蒙草实施生态修复用的乡土植物草种,已经占据了80%—90%,这些种子和大数据平台,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核心利器。蒙草生态2016中报显示,蒙草公司在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3亿,同比增长9.26%,这样的业绩在中国经济L型的走势中颇为亮眼。

今年6月21日,蒙草公司正式名称里的“抗旱”变成了“生态”,蒙草从侧重“抗旱差异”层面的产品供应,转变为以生态为核心的产业运营。目前,蒙草公司已形成立足内蒙古,辐射新疆、西藏、云南、青海、北京等诸多城市和省区的国内布局,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引下,公司与俄罗斯及蒙古国等国共享牧草,向阿联酋等国输出生态修复技术。实现从内蒙古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海外的战略布局。

掌握着种质资源、生态修复宝典的蒙草,无疑掌握了生态修复产业最为基础的资源,借助大数据,一个生态产业的隐形独角兽渐次浮出水面。

   上一页   1   2   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