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青海省海西州农牧业发展最快,取得成效最多的时期。五年来,海西州农牧业以调结构、转方式、增产增效为核心,坚持以科技为依托,以质量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布局,优化种植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推进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品牌精细化、加工系列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通过打造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生态保护和农牧业齐头并进农牧业要发展,生态保护不能少,近年来,海西州以“生态优先”的理念,科学谋划和安排农牧业工作,把生态保护贯穿于农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在草原生态保护、生态畜牧业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建设。
海西州顺利实施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游牧民定居工程饲草基地建设、草原鼠虫害防治等项目,共完成沙化草地治理1203.75万亩、黑土滩治理3万亩、草原毒杂草治理160.05万亩、补播改良退化草地20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1322万亩,建成禁牧围栏260.4万亩。通过草原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近三年海西州天然草原可食牧草产量呈现微弱增长趋势,可食牧草种类也有所增多,草原生态逐步向良性循环方向演替。
大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将游牧民定居工程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集中定居实现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分离,改变传统的游牧生活习惯,有效减轻草原压力,减少人为破坏草原植被的现象。全州共建设34个定居小区,完成游牧民定居工程住房6678户,建筑面积55.4万平方米,户均80平方米以上,惠及2.6万人。配套实施草原新帐篷项目,在全省率先一次性解决全州2009年全部户籍在册的10939户牧户的游牧生产生活问题,配发帐篷、炉具、太阳能便携式直播卫星数字电视等生产生活设施,有效解决了游牧民搬得出、稳得住、生活好的问题。
从2008年开始,启动实施“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推进草畜平衡为核心,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关键,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畜牧业建设,全州牧区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率先在全省牧区提出并实践了以股份制合作社为基本组织形式的草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机制;率先在全省牧区创新并实践了“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场→转移富余劳动力→培育产业→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草原生态保护新机制,生态畜牧业建设成为了引领牧区生产、组织、分配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初步实现草地畜牧业资源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用工统筹化、营销市场化,开创了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双赢”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新局面。
海西州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生态立省战略,大力发展枸杞产业,枸杞抗旱、耐盐碱,是我州理想的经济和生态兼用树种,大面积的枸杞在防止沙化和水土保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环保作用,可巩固绿洲,改善沙化土地和盆地整体的生态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42.2万亩枸杞每年固定二氧化碳93万吨折算经济价值为9亿元,每年可释放氧气68.4万吨,折算经济价值为34.2亿元,合计43.2亿元。同时,我州属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枸杞效益比大田作物高,需水量比大田作物少,在大水漫灌条件下枸杞全年的用水量在800—900 m3/亩之间,是小麦用水量的60%。枸杞在农艺操作、投入产出比方面适宜实施节水灌溉,采用滴灌后枸杞需水量为230 m3/亩,节水700 m3/亩左右,节水率达80%,吨水效益提高328%,种植42万亩枸杞年可节水2.39亿立方米。这对水资源十分稀缺的柴达木盆地显得尤为重要。全面启动建设农牧民小群体大规模繁殖、专业化育肥、标准化屠宰、高端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柴达木福牛产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这种产业分工协作的模式,能够在有效缓解天然草场压力的情况下增加群众收入,从而使省委、省政府“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草原生态保护战略思想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