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飞机上俯瞰大地,冷峻孤傲的冰川雪岭,静谧幽邃的赛里木湖,像一串串珍珠宝石撒向“青色草原。
来到新疆博尔塔拉的人都会发现,天有多麽蓝,水就多麽蓝,阳光多麽明亮,大地就多麽明亮。
“十二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城在水中立人在画中游
家住博乐市青得里街道美居苑小区的刘晓玲,一早一晚有个走路的习惯。自打去年开始,她把走路改成了“溜桥”,把目标选择了博尔塔拉大桥。这座赶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60年之际通车的大桥,是博乐市城区通水通行、三河九桥工程的一大亮点。
新建的博尔塔拉大桥,全长700多米,从桥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需要十几分钟。在这座气韵连贯、宛若哈达的大桥西侧,“八塔望柱”戍守的金水桥,也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青色草原的历史。
“小州也能做大文章”这是博州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站在博乐市城区青得里河畔高楼向西眺望,青得里河犹如一条玉带,穿城蜿蜒而过,河畔廊亭水榭鸟鸣阵阵……
望着这一切,市民木胡松阿斯哈提总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谁也没想到,几十年前的臭水渠,现在成了最美的风景区。”木胡松说。
青得里河俗称“皇渠”,是博乐市北城区的一条老河道。过去,河两岸私搭乱建的房子使得河道越来越窄,到了夏天垃圾遍布,臭气熏天。
2012年5月,青得里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建,打造集休闲、纳凉、健身、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水系长廊,还景于民。
随着城区水域面积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飞来越冬,天鹅、野鸭、鸥等水鸟在此戏水、觅食,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景观。
而同样的故事也在精河、温泉、阿拉山口上演。
“过去精河经常出现沙尘天气,刮得满脸是土。现在自然环境好了,沙尘天也少了。”1月8日,精河县林业局副局长王曙光感慨道。三年前,该县在黑山头实施10万亩防风固沙林工程,在县城外围建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而从博乐市向西,奔向温泉县城,一路上道路宽敞平稳,空气清新宜人,正是“人在路上走,心如画中游”。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历史悠远的察哈尔西迁文化,每年都为温泉县吸引来大批游客。
温泉县委书记赵德智说:“只有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购物,温泉的发展才有希望。”
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绿色之家
“园区建设初期,在办公室里,只要开窗,不到1小时就会落下一层尘土。”1月6日,博州五台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陶俊雄说。
2012年,五台工业园区晋升为自治区级园区以来,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面对污染,各级领导深感责任重大、重拳治理。西部矿业10座立窑被爆破拆除,4家石粉厂、碎石加工厂全部停产,严查并纠正了“未批先建、未验先投”各类环境违建项目……
随后,开展了五台工业园区石灰岩矿环境治理资源整合试点,通过合理设置采矿权、强化准入、市场运作、环境治理等措施,打造矿山开采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示范区。
与此同时,博州还把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作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重要抓手,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到2015年末,博州重点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均达“十二五”规划要求。
而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污染治理,在博州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投入废旧地膜回收资金达6000多万元,两县一市都在实施残膜回收项目。”博州农业局副局长巴特尔加甫说。
完成配方肥推广60万亩、实施绿色防控面积120万亩……博州坚持用工业发展理念谋划农业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银行、绿色家园、绿色环境和绿色的明天。”博州副州长马合木提江巴拉提说。
让美丽家乡水净天蓝草绿
“你宝石兰的湖水,一见便教人心神荡漾……”。这是诗人艾青为赛里木湖留下的诗句。
92岁的牧民卡热依卡布都拉,70年前就在赛里木湖畔放牧。“上世纪50年代,牧草没过膝盖。”老人回忆说,“后来草场人畜增多,受旱灾、气候变化、旅客增多等影响,草场退化严重。”
2011年,赛里木湖作为水源涵养区域纳入国家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2591名牧民带着12.6万头(只)牲畜让出21.45万亩草场,为生态保护让“路”。
“项目实施后,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入湖污染物,水体环境得到改善。”博州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木汗哈甫特克里木说。
2013年12月,赛里木湖成为全国15个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支持的湖泊之一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5大类51项重点工程列入其中,总投资7.23亿元。累计完成禁牧826万亩,草畜平衡1113万亩。“三化”防护林人工造林1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高出全疆4.5个百分点。
温泉县是全国唯一以地热资源“温泉”命名的县。2012年4月,温泉县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后,博州对该县采取差别化绩效考核,弱化经济指标考核,强化环保和建设指标的绿色GDP考核。
“由于先行先试,目前,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温泉县取得了很多成效。”温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文博说。
而在温泉县城东北方向100多公里处,同样令人揪心的还有艾比湖。在艾比湖湿地东大桥管护站,笔者见到了承包梭梭林地的王勇。
2013年起,精河县成立了众望大芸种植合作社,与保护区开展合作,在1600亩沙荒地试种梭梭与大芸获成功。“大芸生长靠梭梭,只有保护好梭梭才能种好大芸,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王勇说。从破坏者转向保护者,王勇身份的转变象征着艾比湖生态环境保护正逐渐向好。
如今,艾比湖1.5万亩的人工湿地已恢复原貌,成片茂密的芦苇,成为飞鸟的天堂。望着这一切,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巴音达拉兴奋地说:“瞧!濒临死亡的艾比湖,正在变成希望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