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天巴山市,有个汉族聚居区,蒙古人叫它河南村。为什么叫河南村呢?就是住着河南边的人。我们认为的河南,是指黄河南边的河南省。蒙古国的人所说的河南的河也是黄河,不过这个黄河是指西拉沐沦。西拉蒙语是黄的意思,沐沦是河。河南边的人,是蒙古人对农耕民族的泛称。蒙古歌“嘎达梅林”有句歌词“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不落长江不起飞”。原文是不落黄河不起飞。黄河是指西拉沐沦。西拉沐沦是辽河的上游,辽史记载:“神人骑白马,沿土河(老哈河一辽河上游)向东行,仙女驾青牛车沿潢水(西拉沐沦)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而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居渐盛,分为八部。”辽河上游是契丹族发源地,他们建立了大辽国。辽国疆域辽阔,有五个都城,中心在巴林左旗的大都。俄语中国的发音至今还是契丹。临近的上都曾为元帝国的政治中心。达里诺尔的应昌路作为元朝的最后都城及北元的起点。还有女贞建立的金国,后来满族的清朝,辽河流域都是其重要地区。著名的红山文化、富和文化及更久远的兴隆洼文化,把中华文明往前推了1000~3000年。假如把辽河以北划出去,世界上将有另一个文明古国。
辽河流域的文化与黄河文化自古就有密切的联系。中华民族图腾龙的造型、中华女始祖塑像,都最早出土于辽河流域。中国最早朝代商代及殷商文化的商族老家在克旗白岔山一带,他们南迁河北、山东,最后在河南推翻了夏王朝。中华民族最早的黄河文化,是指现在的黄河还是蒙语的西拉沐沦,还是二者都算还是个谜题。中华大地有史以来最具规模的农业最早不在黄河,而是在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和更早的兴隆洼文化都属农耕。远在五千年前,辽河流域就有了农业村落。除殷商、元、清,还有鲜卑族的北魏,这些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外,“一国两制”的辽国、胡气十足的圣唐、匈奴、东胡等都与中原联系密切。把蒙古人赶出大都的明朝,除开国皇帝朱元璋外,其继任者朱棣及其后代还有不少蒙古血统。因为朱棣本人实为元顺帝妥欢帖睦尔的亲生子。朱棣的生母原为妥欢帖睦尔的三妃子,被朱元璋从应昌路抢来,不久生下了朱棣。中国的历史,长期以来主要刮的是西北风,新中国成立后只是风头来自更北的前苏联,改革开放以来风向逆转,强大的东南风扑面而来,难以招架。
辽河流域自古气候多变,第三纪末火山爆发,第四纪更新世冰川间冰期的大成湖,规模都十分巨大,大约7万-3万年前发生严重的干旱荒漠化。全新世以来气候时冷时热,时湿时干,经历了几次小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距今l万到8千年,非常温暖湿润。距今5000年左右适于农耕,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发达农业及农耕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气候变干变冷,以东胡为首的游牧民族兴起,过渡到以牧为主,不愿意改农从牧者就得南迁。气候的变化引起了农耕和游牧的拉锯,两种文化的交替和沟通。由于辽河流域两种文化均较内地古老而发达就成了文化交流的源头和通道。要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辽河就是祖母河了。这是上天的安排,因为辽河更靠近更深入坦荡的高原干旱区,是强大西北风的源头,是推动历史前进发动机的所在。巨大的推动力来源于气候的多变骤变。克什克腾旗的达里诺尔地区,作为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元帝国和北元的心脏地带,反而以农耕为主,生产的粮食直接供给首都和林格尔。而农耕民族掌权的明朝,这里反倒弃农改牧,以游牧为主完全取决于气候变化。元代的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适于农耕。而明朝进入了明清小冰期,干燥寒冷,只能发展游牧业。发展产生于交流,起源由于变化。蒙古高原中部缺少大川大河,又有沙地山脉阻挡,不如辽河流域通畅,因此辽河无愧于祖母河的桂冠。
我们应该向蒙古人学习,把气候变化、民族文化多样作为优势和动力,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促进和谐发展。
辽河不是条大河,她没有那么长,那么宽,那么深,也没有那么富。但它流经了不同的地带,各异的地形,如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冀北山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赤峰黄土丘陵、辽河平原、流经森林、草原、沙地、农田、流经林区、游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大兴安岭——中华民族的母亲山,岑南山地——来自北方民族文化传播的通道。冀北山地——纯朴的汉文化的所在地,草原、沙地——游牧文化的摇篮。 赤峰丘陵、辽河平原,孕育了古老发达的农耕文化。辽河经历了严寒的冰川,炎热干燥的荒漠,还有美好湿润的时代。狩猎、农耕、游牧民族演绎了精彩的历史连续剧。她的剧目从不千篇一律,经常变化主角和剧情,一幕接着一幕,从不间断。古老,意味着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派生,多样带来文化的丰富。多变骤变使古老丰富加倍精彩。多变骤变带来你来我往,带来交流的频繁和畅通。古老多样多变骤变的辽河孕育和衔接了多种民族文化,并把它们串联起来,传给黄河、传给漠北草原,传给四面八方。辽河——中华民族的祖母河,中华民族文化演绎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