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蒙古:大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 草原文艺精品结硕果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近日在内蒙古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上获悉,近5年来,内蒙古文联通过开展一系列文艺创作扶持工程和宣传推介活动,全面提升了内蒙古文艺整体创作实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工作进展显著。
会议透露,内蒙古文联《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实施4年多来,已出版作品21部(册)。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进入前40名的7部作品,绝大多数是《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入选作品,特别是2011年度入选作品《毛乌素绿色传奇》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实现了内蒙古文学创作的新突破。《优秀内蒙古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实施4年来,已经出版作品22部(25册),其中《满巴扎仓》是《人民文学》首次全文刊载的由蒙古族作家创作、蒙古族翻译家翻译的蒙译汉长篇小说。
除此之外,内蒙古文联、作协还连续3年与内蒙古50名左右中青年优秀作家签约,打造内蒙古籍作家精英团队,努力推出一批草原文学优秀作品。长篇报告文学《毛乌素绿色传奇》作品修订会、内蒙古当代蒙古族诗人研讨会、草原文学优秀作品研评会、长篇小说《满巴扎仓》作品研讨会、草原文学精品工程长篇小说研讨会、内蒙古民族题材影视发展论坛、开展“蒙古剧专项行动”等活动,为优秀文艺人才的脱颖而出牵线搭桥,高层次、多角度地宣传评介草原文艺优秀作品。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草原文艺精品力作的产生创造了浓厚的氛围和良好的条件,也为保持文艺人才薪火传承提供了沃土。
深耕草原文化同时,内蒙古文联不忘“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市场规律,积极组织各协会参加国内外大型赛事,成绩喜人,成果丰硕。其中,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斯琴塔日哈荣获第二届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老哨卡》等8部电影在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亮相,电影《诺日吉玛》获第三十届金鸡奖五项重要提名,女主演巴德玛活动最佳女主角奖,电影获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这是内蒙古电影事业的一个重要收获和重大突破。麦丽丝、赵林平、何燕敏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长篇电视连续剧《东归英雄》获得金鹰奖和飞天奖。影协副主席邢原平的剧本《老寨》荣获第十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编剧奖、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提名、中央电视台优秀数字电影奖。内蒙古摄影家连续四年六人次在山西平遥国际摄影界大展获奖。多部作品和多人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荷花奖”、“金鹰奖”、“华表奖”、“飞天奖”、“山花奖”、“金像奖”、“梅花奖”、“金钟奖”、“兰亭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娜仁花”奖、乌兰夫基金民族文化艺术奖、“朵日纳”文学奖等奖项。
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是文联工作和文艺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5年来,内蒙古文艺志愿者服务中心和各文艺家协会志愿分队已累计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和文艺志愿服务培训活动300余场次,参加活动的文艺志愿者偏布十二个盟市。近万名文艺志愿者将学生、农牧民群众、部队官兵、企业职工、社区居民、文艺爱好者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面对面“推送”到眼前,收到了广大基层群众和文艺爱好者的广泛好评。
人民网呼和浩特12月30日电(刘泽陈立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