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哈达奇·刚:留心处处皆学问

2015-12-01 16:46:41 | 来源: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 作者: 图·巴特尔 李博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哈达奇·刚1971年应征入伍,1987年转业调入内蒙古文联,被任命做了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从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搜集整理工作。由于哈达奇·刚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非遗”所做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内蒙古的冯骥才”。

“内蒙古的冯骥才”

2001年,哈达奇·刚出任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之初即大力推动实施了“内蒙古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内蒙古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搜集整理上。他的举动立即得到全区各地致力于民族文化抢救保护的广大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很多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和保护,取得了可喜成果。

哈达奇·刚除了启动《内蒙古故事全书》旗卷本等一批自治区的抢救项目外,还根据在全区各地考察时了解到的情况和需要,命名了一批“民间文艺之乡”和“民间文艺之家”,设立了内蒙古民间文化“阿尔丁”奖,并于2004年3月召开了“内蒙古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全区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截至到退休时,已完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旗县卷》的部分卷、《内蒙古民间故事全书·旗卷本》部分卷、《内蒙古史诗集成·部落卷》部分卷、《内蒙古谚语集成·各旗卷》部分卷。此外,《中国剪纸集成·和林县卷》《中国剪纸集成·蒙古族卷》《中国民族民间服饰集成·蒙古族卷》《蒙古族地区方言志·部落卷》《内蒙古民俗志·旗县卷》等的编纂工作也正式启动,有的已接近尾声。已完成和出版的项目中,有几部获得了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同时,哈达奇·刚还以“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依托,策划、举办了“首届内蒙古民间工艺博览会”“首届蒙古族马文化博览会”,还领导内蒙古民协调查、认定、命名了数十位内蒙古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和民间文化大师,由内蒙古民协推荐的乌审旗等9个旗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举办了“内蒙古民间文化‘阿尔丁’奖”评选活动,奖励了数百件民间文化研究成果,并从2005年起把每年9月6日的“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从2006年起把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国家“文化遗产日”,都当作自己的节日,认真组织,隆重纪念。

由于哈达奇·刚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非遗”所做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内蒙古的冯骥才”。

  哈达奇·刚在赤峰克什克腾旗调研。

  2001年参加“台北诗歌节”期间哈达奇·刚(中)与席慕容、孙大川在一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