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正规学历,却靠着勤奋靠着天分靠着坚毅,一人拥有研究员、译审、国家一级作家3个正高级职称,身兼作家、剧作家、翻译家等多种角色,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和乌兰夫蒙古语言文字奖获得者。他,就是哈达奇·刚。
《黑缎子坎肩》一枝独秀
2014年6月29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中,哈达奇·刚根据鄂尔多斯民歌改编的蒙古剧《黑缎子坎肩》脱颖而出,一举荣获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及3个优秀表演奖。今年5月,参加蒙古国国际戏剧艺术节,赢得各国专家评委的一致肯定,荣获9项奖。6月,又参加首届“菊苑流芳——首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荣获集体优秀演出奖等6项奖。
产生于十八世纪中下叶的鄂尔多斯民歌《黑缎子坎肩》,以优美而舒展的曲调,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但细细品味这首民歌中流露出的幽怨与期盼,会察觉到在一对恋人之间存在一种干扰和阻力。哈达奇·刚巧妙地抓住了这些微小细节,进行艺术加工,设置了一个合理的故事,并将故事还原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编织了一个爱情、家庭和信仰的悲剧,凸显了在封建制度压迫下,人生命运的不能自主,爱情婚姻、宗教信仰自由被无情践踏,表达了颇具深意的哲学思考。为了真实再现那段历史,他在紧张的两个月剧本创作期间,不辞辛苦多次深入到鄂尔多斯最基层,终于找到一位专门研究民歌并搜集了600多首民歌的专家,向他请教《黑缎子坎肩》民歌的故事,又查阅众多历史资料,终于完成了这部蒙古剧的创作。
1984年,阜新蒙古剧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第9个少数民族剧种。蒙古剧《黑缎子坎肩》的成功,无疑为繁荣地方戏剧蒙古剧创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堪称开创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剧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