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文化> 热点新闻

民族服饰的实用性传承

2015-08-18 13:38:37 | 来源: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 作者: 杨利伟 李岩峰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蒙古心,是大爱,是包容,是天地间不羁的心,是北方草原千万年来一个个向往自由的灵魂的集合;不尽然,蒙古族设计师娜仁花对于民族服饰的传承,为人们提供了另一套解决方案。

蒙古,是动词,是千万年来人们在天地间的悠然行走;

蒙古心,是大爱,是包容,是天地间不羁的心,是北方草原千万年来一个个向往自由的灵魂的集合;

在今天,蒙元文化理应以文化艺术之名,重新被尊重、改变、融入、坚守,以一颗颗向往自由的心,向时代致敬。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服饰留下丰富瑰丽的文化遗产,可是面对现代审美,传统设计中的繁复华丽似乎并未能引起人们的太大认同。

“不实用啊!”“这些服装在节庆穿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合适。”不同消费者对于民族服饰的看法却大同小异:不是不爱民族服饰,而是在现代时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服饰似乎显的跟不上当下审美的脚步。

难道这些富有特色,传承千年的民族服饰注定要被现代文化洪流淹没在博物馆里?

不尽然,蒙古族设计师娜仁花对于民族服饰的传承,为人们提供了另一套解决方案。

灵感的不期而至

苍天般的额济纳赋予了娜仁花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13岁起,她便成了当地乌兰牧骑的舞蹈演员,但21岁那年,娜仁花毅然放弃了工作来到北京开拓视野。

北漂的日子里,娜仁花找过文工团、舞蹈队,但是都一一碰壁。然而灵感不期而至,在一次聚会中,娜仁花认识了德国奔驰汽车的一位高管,这位高管的着装引起了娜仁花的注意。这位高管的衬衫口子旁,绣着一排花,极具民族韵味。

  娜仁花(左)与打板师沟通细节。

这位高管告诉娜仁花,这是他们民族的服饰,传统的服饰年轻人越来越不爱穿,但是在现代服饰上加一些民族元素,就迎合现代人的口味,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保护。

这激发了娜仁花的灵感。2003年,娜仁花开始着手筹备,从收集28个蒙古部落族特有的符号标志开始,亲自动手画草图,改良蒙古族服饰。

这种创新的蒙古族服饰,很快有了市场,她开始为斯琴高娃、吉祥三宝等内蒙古演艺明星设计演出服装。

为更接近灵感的土壤,娜仁花回到了呼和浩特,但在装修房子的过程中,她又有了新发现:在呼和浩特买不到蒙古族特色的家具。她觉得这是个遗憾,更是商机。

于是,娜仁花决定制作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现代家具,让传统的民族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2011年,她设计制作了第一套木质的蒙古族特色家具并取名“蒙元素”,而这套家具她耗时3年,从一窍不通到熟悉每一个家具工艺的制作流程,娜仁花这一路走的困难。

2013年,她和几位热爱蒙古族文化的朋友,一起成立了蒙元素文化艺术中心,包含艺术工坊、以影视部落和蒙古语公益培训班为主的文化沙龙、多狼文化遗产馆三部分。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