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

2015-06-03 10:20:50 | 来源: 正北方网 | 作者: 许浩成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2014年10月10日,由联合国世界马头琴协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马头琴学会和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马头琴学术研讨会在锡林浩特市举行。本次会议的策划者、世界级马头琴大师、联合国世界马头琴协会主席齐·宝力高在会议开幕式上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这一辈子只为了三个字,那就是‘马头琴’。”

马头琴,有灵魂的乐器

“没有恩师桑都楞就没有我的今天。”桑都楞将他的演奏技巧全部传授给齐·宝力高。正是在恩师的鼓励下,他才将马头琴演奏艺术发展到史无前例的新阶段,并且在传统马头琴的基础上进行过3次改革。如果说马头琴成就了齐·宝力高的艺术人生,那么齐·宝力高的大胆创新,又为马头琴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齐·宝力高对马头琴的革新始于1973年。那一年,他随内蒙古歌剧团到锡林郭勒草原为牧民演出。在东乌珠穆沁旗的那达慕大会上,齐·宝力高独奏时天空突降倾盆大雨,而牧民们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草地上欣赏他的独奏。他被牧民的精神深深感动,坚持在雨中演出。雨水打湿了马头琴的定音鼓面,马头琴的声音开始嘶哑进而失声。从此,齐·宝力高萌发了用没有汗腺、防潮性能好的蟒皮面制作马头琴的念头。此次改革,增加了马头琴的音量,扩大了音域。

齐·宝力高对马头琴的第二次革新发生在1983年。那一年,北京交响乐团借齐·宝力高排练辛沪光写的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排练时,蟒皮面的马头琴常常跑弦,共鸣箱也不理想,因此他产生了再次改革马头琴的念头。他找到了内蒙古歌舞团乐器厂厂长兼乐器制作师段廷俊,要求他用梧桐木面为自己制作一个马头琴共鸣箱,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1996年,白松木面的马头琴又在齐·宝力高的构想中诞生了。这次改革后的马头琴,在重奏、齐奏、协奏乃至与交响乐队合奏时,音质音色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极具穿透力。

第三次改革时,对西洋音乐比较了解的齐·宝力高在马头琴演奏法里加进了小提琴、二胡、四胡、大提琴及原来没有的跳弓、击弓、碎弓、抖弓、连跳弓、砍弓、连砍弓等弓法技术,他还将传统演奏法中的多种“定弦法”和“演奏法”均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分类,使之逐步规范。“我对马头琴3次改革的动力,来源于草原牧民们对马头琴的厚爱和痴情。”他说。

在马头琴发展史上,齐·宝力高不仅仅是个乐器本身的改革者,他还是马头琴合奏的奠基人。1986年,萌生了组建马头琴合奏团想法的齐·宝力高向团长打了组织马头琴团的报告,经批准后,他将所有在内蒙古艺术团体从事马头琴演奏而且技艺不错的乐手集中起来训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些演奏员的弓法、节奏、指法统一起来,几个月之后,经过规范化、群体化训练的马头琴队伍诞生了。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庆祝会上,齐·宝力高带着一支队伍齐奏马头琴,当时轰动了内蒙古,得到了音乐界的高度赞扬。齐·宝力高说,野马比家马更有价值,于是艺术团就命名为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并且越叫越响。他用特有的幽默语调说:“我们的乐团叫‘野马队’,我是最老的野马,我领着大家正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1989年6月20日,中国马头琴学会在呼和浩特市成立。齐·宝力高担任马头琴学会的会长。当年12月26日,齐·宝力高率领27位马头琴手在北京音乐厅给中国音乐家协会作了专场汇报演出,演出受到了音乐家及文化部专家的高度评价。马头琴自古以来多是以独奏形式出现的乐器,齐·宝力高第一次将马头琴演奏以合奏的形式展现给世人,开历史之先河。

2001年,在呼和浩特国际青少年马头琴艺术节上,齐·宝力高率领1000名马头琴手以一曲《万马奔腾》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2006年8月,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齐·宝力高率野马马头琴乐队为来自66个国家的华侨代表和各国友人奏响了马头琴和平之歌。此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前演奏的马头琴合奏曲《万马奔腾》更是让世人领略到草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我的认知里,马头琴是全世界唯一有头的乐器,正因为有头,就有了五脏六腑,也就有了灵魂。所以我就是个与马头琴的灵魂建立了交流的人。”回顾自己的艺术道路,齐·宝力高如是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