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6日讯(记者 苏文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杜明燕递交提案,建议完善高寒地区水旱厕建设技术,聚焦“小厕所”里的“大民生”。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杜明燕(左)在小组会上发言(受访者供图)
杜明燕在提案中说,内蒙古呼伦贝尔冬季平均气温可达到零下35度左右,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大力推广的水旱厕三格模式不能适应高寒地区气候,双坑交替式旱厕受容量小、气温低等条件限制,冬季无法长期使用,在其他季节也发酵困难,无法达到卫生厕所的要求。玻璃钢和塑料等罐体材质在高寒气候下易变形、埋深后罐体受力不均、水位上涨后与地面形成挤压、土壤冻胀连接管等,导致罐体破损或渗漏。同时,当地也缺少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技术模式的有力指导。
为此,杜明燕建议有关部门统筹地区差异,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研发耐高寒水旱厕,经耐高寒测试后推广使用,同时在当地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便于后期维护维修,助力高寒地区“厕所革命”,切实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幸福指数。
身着鄂温克民族服饰的杜明燕(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