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平:生态保护与建设永远需要敬终如始、逆水行舟

发布时间:2022-11-04 15:11:44丨来源:人民政协报丨作者:任亚平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永远需要敬终如始、逆水行舟。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时,重申了我国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但二十大报告同时也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这一判断非常清醒、理性、切合实际,资源环境领域我们仍然需要应对不少挑战。

青藏高原山青草绿天蓝水美,生态建设成果显著(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我们要努力缓解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约束。以前我们常讲中国地大物博,但平均到14亿人头上,只能算“地大物薄”。当前除煤炭等资源外,多数战略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如锡、钛、天然气以及钾盐、重稀土、金、钽、锂盐、石油、铜、铝、锰、铁矿石、锆铪、镍、钴、铬铁矿、铌铁等都需要大量进口,有的甚至主要依靠进口。尤其是对下一步新能源发展至关重要的锂和镍等战略资源,也主要依赖国外市场供应,容易被人卡了脖子。2021年,全国进口原油支出1.6万亿元,进口铁矿石支出1.2万亿元,进口铜精矿3600亿元、天然气2800亿元,代价不菲。缓解资源供需矛盾,解决资源约束问题,就必须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过程中,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一手抓节流,还要一手抓开源,想方设法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中拓展和稳固资源供应链条,确保我国现代化发展具有足够的战略资源支撑。

鸟儿在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浅水处觅食(10月23日摄,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我们要持续巩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有目共睹。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可以说长期处在好转与恶化的十字路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永远需要敬终如始、逆水行舟。尤其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难题面临较大挑战,有些地区和领域,始终存在粗放发展、吃生态环境老本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冲动,而把生态环保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没有成为普遍性的实践。可以说,不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成果都有待进一步巩固。想要在生态环保方面“更上层楼”而不是“前功尽弃”,就必须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不断巩固和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青海茶卡盐湖蕴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宝地(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我们要有效应对生态环境领域的国际压力。西方国家不断编造“中国环境威胁论”。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等西方智库就提出:“中国的崛起加速了全球化的发展,若我们承认地球资源是有限度的,且我们暂时找不到组织全球商业和消费的更优方法,那这种加速的全球化是有风险的,我们将面临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灾难。”这是在借资源环境说事,否定中国发展的权利。在碳排放问题上,西方只谈总量,不谈人均;只谈现在,不谈历史。从2019年人均CO2排放量看,加拿大16.55吨,美国15.32吨,韩国13.03吨,日本10.49吨,德国9.91吨,而我国只有9.21吨;1850年以来,美国累计碳排放量5090亿吨,中国仅2840亿吨。但西方包括美国咬定是中国“威胁”了全球环境。美国和欧盟都在积极谋划碳税计划,准备对来自中国等地的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一则补贴国民,二则遏制我国发展。这些压力,都需要我们主动应对。我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抵制“碳干涉”和“绿色陷阱”,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提出了“双碳”承诺。这对我国来说是新的挑战,需要迎难而上,因为在高速增长中实现减碳国际上还没有先例。应对西方的“碳干涉”和“碳殖民”,就必须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办好我们自己的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在维护好自身发展权益、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同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内蒙古霍林郭勒矿山修复为草原抚平“创伤”披上绿装

(作者: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主席 任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