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五老”主动参与,积极发挥自身余热,以丰富的经验和不服老的精神倾情助力乡村振兴。61岁的刘富就是其中之一,接到组织的委派到义隆永镇方家营子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他,自上任之后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寻找出路,谋化产业发展,带领全村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2019年,还有3个月即将退休的刘富受党组织委派来到方家营子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回想起刚刚上任第一天的情节,他至今还很感慨。“我刚来那天,村内群众听说来了新书记,一屋子人来反应问题,我当时也摸不上头绪,和群众沟通解释完之后上车要走,有的村民抓住车门还不让走。”
方家营子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村里人只靠发展传统种植过日子,收入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面对这样的一个村庄,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我的想法就是用我自己的能量,能发挥多少是多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上任后,刘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强化领导班子,选强配齐班子的成员,由他带头入户走访,和村民拉家常,认真了解大家的需求,增强了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信任。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产业一直困扰着村“两委”班子,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刘富积极和班子成员探索,将眼光瞄准了“土地”。村民将土地托管给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经营,合作社从种到收全程负责,年底扣除成本后,收益都归村民所有,这样既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还增加村民收入。
但要让大家转变想法,将“守了一辈子的土地”拿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村两委班子积极行动,不断地和群众做思想工作。刘富说到:“我们开了七次大会,反复拿调子,定方向,家家都签合同,风险共担,向村民解释合作社怎么管理,怎么摊钱,也会随时公开开支。”
2020年4月,方家营子村集中整合土地2000亩种植甜菜,每亩产量达到4.5吨,村民秋后按亩分红,每亩纯收入达1400元,全村受益人口902人,村民真正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坚定了刘富带领大家增收致富的决心。
刘富意识到,只有启动产业振兴引擎,夯实经济基础,才能够促进村民增收。方家营子村紧紧围绕“产业富民”这个发展思路,不断盘活土地资源,推行“土地托管”模式,将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或者务工、或者发展养殖业,还积极鼓励引导村民发展葡萄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振新产业带,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多点开花”,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现在土地托管3000亩,每年我们都按市场需求种植,今年种植了高产密植玉米。村上发展养殖业这块儿,羊存栏4000多只,牛存栏800多头。葡萄产业共有75栋大棚130亩,经济效益也非常好,我们还号召老百姓在庭院栽果树,现在有100多亩地,这几年收入也非常可观。”刘富介绍。
作风好则民心齐,民心齐则干劲足,干劲足则发展兴,如今的方家营子村,产业发展有了起色,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壮大,大家致富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刘书记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就是办实事,为我们操心不少,大伙对他的评价都挺好。”方家营子村村民张春林说。
(文:张玉春 宋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