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学种草让黄土“不露脸”

发布时间:2022-09-13 11:44:45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丨作者:吴兆喆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通过科学配置,草种生态包内的不同草种便有了生态趋同、互利共生、功能互补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设计中草种选择难的问题。

“不管是生态修复,还是景观提升,只要说出地名,哪怕是具体到山头地块,也能‘秒选’草种,实现科学种草,让黄土‘不露脸’。”9月6日,在山西省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研发中心,科研人员赵志刚正在利用大数据配置“晋草——草种生态包”。

“草种生态包是将多种乡土草种经过科学配比,辅以微生物菌肥、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再经过种子包衣丸化加工而成的。”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董宽虎解释,“这是山西草原生态修复的创新产品,地域针对性强。”

“为实现地域精准对应,去年研发中心组织科研人员在全省范围内,以1.5平方公里为一个单元格,采样分析土壤标本1.5万份;以2.5平方公里为一个单元格,采样分析草本植物标本3100份;以4.5平方公里为一个单元格,采样分析水资源样本1600份,然后根据不同地形、气候、生物等因素,开发出五大类草种生态包,主要适用于高山草甸、盐碱地、低湿草地、矿山创面和道路边坡的生态修复。”山西省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研发中心负责人丁宁说。

“之所以研发草种生态包,是因为草原是山西国土绿化‘赶考补考’的加分项。”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处处长毕建平表示,山西地处黄土丘陵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草原与森林共同构成了山西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由于历史原因,山西曾水土流失严重、草牧矛盾突出,超过80%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碱化现象,很少有人知道山西有丰富的草原资源。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草原保护修复,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政策文件,明确在推进国土绿化、推动乡村振兴等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草原生态修复的主战场、主阵地作用。目前,全省草地面积4657.66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

“通过科学配置,草种生态包内的不同草种便有了生态趋同、互利共生、功能互补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设计中草种选择难的问题。”山西大学教授上官铁梁表示,草种生态包还能助力草原生态系统优化结构、提升功能。

“草种生态包打破了山西草原生态修复有技术无实物的瓶颈,修复地块可恢复成兼具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景观效应的近自然草地。”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副教授李钰莹表示,草种生态包为山西草原生态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日前,记者在山西省太原市采访看到,东西山道路边坡生态修复、滨河东西路景观提升、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都使用了草种生态包,在汾河祥云桥附近,狼尾草、细叶芒、纤序芒等观赏草长势良好,独具自然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