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9日讯(记者 阿艺思)他是带领当地牧民养牛致富的“牛人”、他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书记”、他是打破牛肉销售难的“牛圈”顶流.......相较于一个个成功“标签”,来自通辽市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扎鲁特旗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云波的坚持更令人动容,连续5年他就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希望助力农牧民致富增收 。
今年两会上,吴云波建议以科技和金融的创新融合赋能内蒙古肉牛产业。通过产业的上下游联动,将最新科学技术应用于肉牛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引领肉牛产业向现代化、集约化、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内蒙古肉牛产业的“增效”发展。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摄影: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肉牛产业是内蒙古千亿级特色产业重要建设任务之一,是支撑自治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也是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是带动牧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吴云波介绍,我国肉牛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着市场端需求旺盛而生产端产量增长缓慢的供需矛盾,不得不通过大量牛肉进口以弥补供给缺口。2019年我国牛肉进口量突破15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牛肉进口国。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扎鲁特旗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云波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摄影:袁永红)
当前肉牛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导致产业基础不稳导致根部养殖户养殖利润单薄。优良种质资源存在“卡脖子”风险,整体上我国种牛业至今未走出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同时,产业缺乏持续有效资金支持,肉牛产业难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少养殖户出现了资金短缺、贷款难的问题,肉牛养殖和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再是,缺乏肉牛产业的扶持政策支持。最后,由于缺乏地方区域公共品牌,未能将品质优势转化为优质优价。
为解决当前内蒙古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系列难题,实现内蒙古肉牛产业的“增效”发展,吴云波提出肉牛产业升级方案。
吴云波牵头成立的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里,牛群在草场上放牧
吴云波建议:
第一,全力打造“中国科尔沁牛”的区域公用品牌。以京蒙农业高科技资源联动协同的形式,在京构建新型科研平台机构,以通辽市作为产业试点和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示范地区,全力打造“中国科尔沁牛”的区域公用品牌,助力其提升为中国高端肉牛品牌;进而以肉牛产业样板带动内蒙古乃至全国整体畜牧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牧民的共同富裕。
第二,肉牛产业核心建设,首先应建设肉牛产业育种4.0体系。上游种业应该选育优良品种,从源头上抓品质。采用现代先进育种科技,通过肉牛种业创新,选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提升肉牛品种品质。二是建设肉牛全基因组价值评估体系。要尽快建立肉牛全基因组价值评估体系,以肉牛高通量基因型-表现型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为支撑,实现对肉牛内在基因价值的准确评估,成为支撑市场交易和金融支持的量化基础。三是建设肉牛产供应链平台作为综合赋能服务体系。以大数据科技和生物基因技术为支撑,联动肉牛产业关联企业、研究机构、科技公司等各相关方,共同打造“产业+信息+科技+金融”的肉牛产业综合赋能服务体系,既而推动乡村振兴、牧业兴国。
科学育种、科学养殖助力通辽肉牛产业发展腾飞
第三,设立科研试点基地。一是肉牛繁育科研创新(北京)基地。吴云波建议在北京以中国农科院牵头构建农牧业生物技术和信息科技融合研发基地,建立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北京的科研、人才优势,国际交流枢纽的优势,形成科技引领的态势。二是畜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通辽)基地。建议选取内蒙古通辽市作为肉牛产业“增效”发展应用试点基地,实现北京科研基地创新成果率先在通辽和肉牛产业中转化应用,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产研用联动格局。
第四,四个扶持申请。一是科技创新层面资金支持,建议中央财政和内蒙古自治区及北京市对口支援等财政资金给予支持,充分发挥京蒙对口支援的协作优势,以科尔沁肉牛为支点,在京蒙地区形成市场导向、政府支持的双轮驱动模式。二是产业发展层面政策支持,建议多部门给予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从政策高度推进和推广以肉牛为代表的新型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和核算方法,打通产业链中的数据屏障,多措并举的良好产业创新氛围。三是金融赋能层面创新支持,建议国家级金融、保险机构或内蒙古自治区级金融、保险机构结合以基因评级定价为依据,让更多的金融手段应用到肉牛产业。四是市场消费层面引导支持,建议商务部等部门给予市场端的政策和产品走出去给予支持,协助对接主流渠道,打通产地到大型线下主流渠道和线上平台渠道的销售通路。只有保障通畅的销路,才能通过良性运转,将优质肉牛品牌覆盖全国,并能够打入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