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树和谐村风 谱最美乡韵

发布时间:2022-01-26 14:20:00丨来源:新华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草原书屋里,村民们利用农闲围坐在一起看书学习,文化活动室里,文艺爱好者们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赛技艺……寒冬时节,走进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达来胡硕苏木巴润嘎查,一幅和谐优美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2021年,霍林郭勒市达来胡硕苏木巴润嘎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明村镇建设为导向,通过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开展道德银行建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等,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落小落细,全力树和谐村风、谱最美乡韵。

文明实践树立乡风文明新形象。依托巴润嘎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巴润党总支以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发展为目的,成立“季庆瑞志愿服务队”,下设政策宣讲、技术指导等8个“志愿者帮帮团”,两委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各个帮帮团团长,开展志愿者帮扶活动,切实解决村里百姓愁急难盼的各类问题。同时,以发挥“志愿者帮帮团”作用为抓手,依托网格和网格员队伍,做到“政务事务”专人代办,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安排专人为困难村民代办新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民政救助等事项1000件次,实现“便民服务”快捷专办,在新文明实践站统一设置便民服务专柜,提供现场办理和上门服务140人次,满足村民困难救助、政策咨询、工具共享、生产技术咨询等需要。截至目前,“志愿者帮帮团”组织开展了“帮困扶弱”助老活动、春耕备耕帮扶活动、美丽庭院建设活动等惠农助农的特色服务8期,充分展现了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精神面貌。

“道德银行”探索乡风文明新模式。为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霍林郭勒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全民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新路径,在巴润嘎查试点运行“道德银行”,开办文明团结超市,通过建立积分兑换制度,对村民日常积极行为进行量化考评积分,以积分兑换超市物品,鼓励村民以“德”换物,让有“德”者有得,从而充分发挥道德力量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崇德向善、和谐有序的基层自治环境,以乡风文明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同时,将“道德银行”建设与“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寻找“最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建立月评分、季评星、年评模奖励机制,以“村好人榜”“道德红黑榜”等形式进行表彰,向村民群众清晰传递“好人文化”的价值理念,通过对村民进行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奖励,充分发挥了传统道德涵养人心的作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心剂。

党史学习成为乡风文明新养分。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巴润嘎查党支部立足嘎查实际,灵活学习方式,制定自学、集体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领读党史”“专题研讨”等载体,开展集体学习、交流讨论、心得分享、测试等;线上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微信群推送学习链接,用“村村通”广播播放党史学习音频和爱国主义歌曲,引导农牧民党员多层面学习,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达到100%。注重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嘎查工作相结合起来,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边学习边收集群众急难问题,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生产生活需求,为群众幸福“加码”。

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巴润嘎查以全面提升新时代农民素质为目标,以调动农民群众内生动力为出发点,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村训》《村风文明理事会章程》等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红灰黑榜”评议活动,通过逐户评榜、道德评议、审议公示、张榜公布四个环节对本辖区常住居民进行系统评议,表扬奖励优秀村民带动后进村民,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还将“红灰黑榜”评议活动与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制度相结合,通过讲红榜、促灰榜、惩黑榜的方式,推动移风易俗,积极培育农村良好的家风、民风和乡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评选典型代表,围绕家庭美德和个人美德,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好党员、好青年和十星级文明示范户等评选活动,通过道德讲堂、周末剧场、群众课堂等载体,邀请嘎查村典型人物“现身说法”,形成“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浓厚氛围。(文:美丽 王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