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花想什么?鲍尔吉•原野讲述热搜背后的《乌兰牧骑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2-01-14 20:47:47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领略广袤天地的自然风貌和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感知国土之大、国土之美,感知时代风云、美好心灵。

近日,一本通过孩子视角讲述草原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乌兰牧骑的孩子》“冲上热搜”,通过考试阅读材料读到小说选段的同学们纷纷涌入作家鲍尔吉•原野的微博求问“海兰花妹妹心里想的是什么”,并获得作家本人的热情回应。

 

鲍尔吉•原野在微博上回应孩子们

据介绍,这段阅读材料描写了来自两个蒙古族家庭的铁木耳、海兰花等五个孩子一起看星星的故事。两家的父母都是乌兰牧骑队员,正要前往条件艰苦的白银花草原,因此本不想带上孩子。可是五个孩子挖空心思偷偷跟来,海兰花等三个孩子为了抄近道还穿越沙漠、差点送命,经历了缺水、暴晒、行路难,终于遇到了前来救援的父亲和接应的队员并获救。

考试阅读材料选段讲述的就是孩子们与父母和乌兰牧骑演出队汇合并观看演出后的一段谈话,充满了独特的草原风情,也为整个故事拉开了序幕。至于“难哭学生”的考题“两条小鱼代表什么”“海兰花在想什么”,则是由于选段缺乏前情提要,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了理解困难。

面对孩子们的疑惑,鲍尔吉•原野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阅读整本书来丰富对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理解,更希望他们经由这本小说感受乌兰牧骑爱祖国、爱故乡、爱人民的坚定信念,领略草原人民独特的成长环境和民族文化。

要读懂《乌兰牧骑的孩子》,首先要了解书名中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是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后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这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第一支乌兰牧骑于1957年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成立,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活跃在草原基层,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

《乌兰牧骑的孩子》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的首部少年小说,也是国内首部以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为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作品独辟蹊径,通过乌兰牧骑队员子女的视角,讲述乌兰牧骑深入牧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真实再现20世纪60年代的草原生活,刻画出一幅淳朴善良、坚强乐观的草原儿女群像,展现苍茫边地大自然的奇妙、独特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以及纯真可贵的童心。 

《乌兰牧骑的孩子》封面

正如小说封面剪影展现的那样,当时的乌兰牧骑就是几个或十几个能歌善舞的队员赶着马车,带着演出的服饰乐器,文化用品、药品等牧民急需的物资以及半导体、煤油灯等牧民眼里的“稀罕物”,长途跋涉,从一座蒙古包走向又一座蒙古包,为他们带来外面世界的新鲜气息,也将党的关怀传递到草原的每个角落。

为了更好地服务牧民,每个乌兰牧骑队员都是“一专多能”,他们不仅能歌善舞,为草原深处带来文艺演出,还帮助牧民打草、理发、捡牛粪、治疗牲畜等等,在同吃同住同劳动、送医送药送温暖中培育出了深厚的情谊。小说中描写的乌兰牧骑队员下乡演出、给羊做药浴驱虫、送牧民产妇去医院等情节都有历史原型。

乌兰牧骑队员老照片

作家鲍尔吉•原野一直致力于用心描绘草原,他的母亲、姨妈、姑姥姥等多位长辈都是乌兰牧骑队员,他熟悉他们过去的生活,崇敬他们的贡献,一直有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愿望。为了创作这本小说,自2015年起,他在内蒙古牧区采访了多位乌兰牧骑老队员,积累了乌兰牧骑成立之初下乡演出、和牧民一起生活劳作的丰富素材,并以鲜活生动的故事情节、充满诗意的文字落于纸上,仿佛一位长辈将那段过往娓娓道来,浸润人心。

作为一位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用汉语写出了蒙古族文化的无尽的美感与质感。创作过程中,他要“努力地把脑子里的蒙古语变成汉语写出来”,达到一种奇妙的和谐,“用真诚的眼睛和心灵去刻画草原”。

他的笔下,不仅有以乌兰牧骑队员为代表的红色群像以及如“红色嫩芽”一般成长、传承乌兰牧骑精神的少年,更有风吹草低的大草原、雄浑险恶的大沙漠以及在这里繁衍生息的牧民、牛羊、花草、鸟兽,有充满草原特色的风土人情,有厚重浩荡的文化传承,也有敬畏自然的传统智慧。对茫茫草原的丰厚感情,对蒙古民族的深沉挚爱,对传统文化的敬重珍惜,共同组成了这段草原深处的红色传奇。

正如鲍尔吉•原野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提到的,这本小说就是用孩子的视角看到的一首草原诗篇、一幅草原画卷、一部草原交响乐,是对草原自然、人文的全视角观察,小说中不仅有乌兰牧骑这座红色丰碑,更写出了草原的全景样貌和蒙古族人民的心灵。

以乌兰牧骑为主题的画作

2017年是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2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乌兰牧骑成立65周年,还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回信5周年。新年伊始,《乌兰牧骑的孩子》意外走红,鲍尔吉•原野更加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让一直在城市里生活、远离大自然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聚焦边疆的文学作品,领略广袤天地的自然风貌和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感知国土之大、国土之美,感知时代风云、美好心灵。

【作者简介】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第十六届百花奖、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2021年1月中国好书,人民文学散文奖,内蒙古文艺特殊贡献奖并金质奖章,赤峰百柳文学特别奖与一匹蒙古马等文学奖项,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并称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多篇散文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语文试卷。

【书籍简介】

《乌兰牧骑的孩子》是国内首部以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为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鲍尔吉•原野的首部少年小说,先后入选2021年1月中国好书、全国妇联“2021全国家庭亲子阅读红色经典书目”、第30届书博会少儿阅读节“献礼百年——红色主题儿童图书展”百种图书书目、2021文学报年度最佳童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年度优秀畅销书等,并获得第30届浙江树人出版奖。纯净草原少年小说系列第二部《乌兰牧骑的孩子:篝火与星空》也已经出版,该系列第三部《乌兰牧骑的孩子:鹿花斑的白马》将于2022年3月出版。 

【名家推荐】

全世界的观光客来到蒙古高原,赞叹于山川的壮美,人情的丰厚,草原的无边无际,以及历史上英雄的悲欢故事。而蒙古族人所感受的,是生命的来处,身心想念在别处找不到的文化源头,是有蒙古文元音字母的美好故乡,是他的根源。我推荐《乌兰牧骑的孩子》。      

——著名作家 席慕蓉

《乌兰牧骑的孩子》把散文的美、诗歌的韵、音乐的灵、民族民间文学的雅与小说的故事完美融合成篇,是值得称赞的少年小说和少数民族文学的上佳之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包明德

《乌兰牧骑的孩子》从始至终闪耀着温暖、明朗、和谐、自然的光芒,同时又深具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我仿佛随乌兰牧骑一起走进了纯净的草原,身心愉悦,从头到脚透着一种平和自然的舒适感,这是读任何一部儿童小说所没有的奇妙感觉。

——《儿童文学》原主编 徐德霞

这是一个草原深处的少年世界,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民族文化的珍惜在这里丰盈生长,纯净、鲜活、悠远,让人向往所有的童年。   

 ——著名作家 裘山山

乌兰牧骑的孩子来了,领我们走进神奇的草原深处,走进生命之初动人的心灵与风景。

——《潜伏》作者龙一 

鲍尔吉•原野的文字,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散发着奇异瑰丽的草原气息。这位大名鼎鼎的散文家,在这本书里,沉稳地讲述他草原的故事,令人着迷。

——著名作家 荆歌

鲍尔吉•原野重新定义了草原:他笔下的草原有风雨之后的静谧,远处又有闪烁的火把。他写热血沸腾的走马,写天使般的鹿,写纯真可爱的蒙古儿童……这些书写让人身临其境,久久难忘。

——资深文化评论人 韩浩月

散文家鲍尔吉•原野的《乌兰牧骑的孩子》,用一种水晶般纯净、澄澈、天真、诗意的语言写草原、沙漠,写牧民生活,写美好的人性。童稚的视角,使得整篇小说宛如一篇童话,阅读像是做了一个绮丽的长梦。

——评论家王德领

祖国是个百花园, 讲好中国故事, 需要讲好 960 万平方公里每一块土地,每一个族群和每一个时代的故事。《乌兰牧骑的孩子》,是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心灵深处生出的最纯真也最璀璨的花朵,他用一颗童心把最炽热的爱绽放在草原深处最美丽的风景和最动人的故事里。故事的芬芳扑面而来,捉魂慑魄,只要打开就再也放它不下。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张明舟

鲍尔吉•原野的语言真好!同样一处风景,一个细节,经他眼睛所见就妙不可言,就神来之笔。语言好的作家给孩子写故事特别契合,可以脑补萧红、汪曾祺、宗璞、阿来、刘亮程……他们的文字都适合给孩子看。

《乌兰牧骑的孩子》是散文家原野的首部儿童小说,封面打上了“纯净草原少年小说系列”,不知这系列是多个作家还是单个作家,单看这一部,眼前一亮。序言、后记、封底专家和首发选刊推荐,扑面这么多精彩赞语和介绍,我着实不能再赘言了——可这小说实在清奇清亮清劲,五个蒙古族孩子就跟乌兰牧骑的“红色的嫩芽”一样,在草原上绽出壮美、辽阔、纯朴和美好的未来。美,从来不是谁的恩赐,而是人的发现和创造。鲍尔吉•原野借五个孩子,把草原深处故乡的美种进了心灵。

——《文学报》主编、儿童文学作家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