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温榆河,同首都群众一起义务植树。他强调,要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锲而不舍植树造林。“十三五”期间,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的人数达28亿人次,植树116亿株。按照规划,到203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要比现在提高近3个百分点,任重而道远。
15年后的又一个春天,我们会遇见一个怎样的绿色中国?
本期主人公: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杨忠岐
2035,中国会更绿
春风拂绿,万象更新。但就在这植树的好季节,沙尘天气却接踵而至。人们不禁困惑,在我国大力植树造林几十年后,为何沙尘现象仍然频现?
“治理沙尘,我们要搞清楚风沙的源头在哪,才能对症下药。”杨忠岐告诉记者,这次北京遭遇的沙尘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圈的寒流空气经过俄罗斯、外蒙古入境中国,一路将沙尘裹挟而来,导致我国北方地区的漫天沙尘。“异样的沙尘天并不是常态,相反,由于我国多年的植树造林,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已有明显改善。”他说。
事实上,通过几十年的绿化,首都周围的植被覆盖率也大大增加,威胁北京的风沙日趋减少。
北京的沙尘,主要来自北京周边和内蒙古及西北地区的沙漠。北京市区的海拔只有50米左右,而到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就达到了1000米以上,内蒙古高原则有1200多米。“北京的沙尘暴天气,就好像从屋顶上往院子里扬沙子,哗啦啦的。”杨忠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作为林业专家,在他看来,植树的效果显而易见:“一是强基固本,从源头上锁住了风沙,二是起到了一定的物理屏障作用,在风沙迁徙过程中,阻隔了一定量的沙尘,能减弱它的破坏力。”杨忠岐表示,前段时间的沙尘,风沙源来自遥远的俄罗斯和蒙古国,更加凸显了生态治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除了防治风沙,植树造林还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朝阳区温榆河,同首都群众一起义务植树。习近平说,中华民族历来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华文明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下大气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
4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锲而不舍,祖国大地绿色越来越多,城乡人居环境越来越美,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有8.6%,而截至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森林面积达2.2亿公顷。我国净增的森林面积,足以铺满整个新疆。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4.1%;到203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6%,森林蓄积量达到21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湿地保护率达到60%,75%的可治理沙地得到治理。
“2035年,那时的中国会更绿。”杨忠岐表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城乡面貌越来越美,人们也将实现更高的生活品质。
几代人接力,沙荒地变为良田果园
1972年,杨忠岐开始在西北农学院(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系造林专业学习,这也是他走上林业之路的开端。
当时的中国,林业人才十分稀缺。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毕业后留校任教的杨忠岐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留洋深造的一批专家学者,他先后赴芬兰、美国学习三年半。
踏上林业建设事业和科学研究之路的这些年来,杨忠岐一步步见证了中国绿化事业的发展。在祖国广袤大地上,一项项宏伟的林业生态治理工程化为现实,发生着沧海桑田的巨变。
1956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全民义务植树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1979年2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防治沙尘暴,国家林垦部决定在石家庄组建冀西沙荒造林局,首次提出了‘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变沙荒为良田和果园’的奋斗目标。”杨忠岐告诉记者。
据杨忠岐介绍,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规划期限为73年,工程区横跨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总面积达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
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在植树种草治沙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先进人物和动人的故事。河南省兰考县,曾经饱受风沙的折磨,盐碱、水涝、风沙被老百姓称为“三大害”。县委书记焦裕禄上任不久便组织成立了灾害调查队,“生也沙丘,死也沙丘”,最终累倒在这片土地上。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线以北,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从1959年以来,特别是1979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以来,榆林人民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牛玉琴、石光银等治沙模范,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片片沙漠上,为沙漠披上了绿装。
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几乎寸草不生、动物绝迹。经过30多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的1/3变成绿洲,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治沙样本”。
杨忠岐告诉记者,除了植树造林外,我国每年还对几万至几十万平方千米的草原进行种草、改良或围栏封育,草原生态在逐步改善。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种下的一株株树、一棵棵草,共同组成了中华大地的绿色。
“以前我们跟国外学,现在国外引进我们的先进技术”
林木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的命脉,对于杨忠岐来说,植树造林不光是田间地头的辛勤劳动,更是实验室里艰苦攻关的科研课题。
“我们现在讲究科学种树,不单单追求栽种数量,还要提高存活率,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让林业可持续发展。”杨忠岐对记者表示。树木最怕的就是病虫害,一些地方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种下树苗,却因为病虫害的危害,损失惨重。
在国外,杨忠岐学习的是昆虫学。在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他。
在杨忠岐的办公室和实验室里,保存着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的天敌昆虫标本,这些小精灵们,是他作为“森林卫士”的独特武器。
“松材线虫病是全球和我国对森林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有害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杨忠岐说,1982年,我国首次在南京中山陵发现松材线虫病,江苏、浙江、辽宁等18个省份已被列入疫区,给我国林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和生态灾难。
2020年9月,国家林草局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对威胁我国森林健康发展的松材线虫病“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杨忠岐被任命为项目咨询专家。
面对这种毁灭性病害,过去人们所能做的就是伐除病木和注射杀线虫剂,但成本高、毒性大。杨忠岐及其团队研究发现,松材线虫必须爬附在松褐天牛身上才能传播和扩散病毒。于是,他们从寻找松褐天牛的天敌入手,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结合其他无公害防治技术,有效防治了天牛,使松材线虫失去传播媒介而得到控制。
美国白蛾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害虫,进入暴食期时,能在几天内将大片树林或果园的树木叶子吃光。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杨忠岐筛选出了生物防治美国白蛾所利用的优秀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这个新属新种,并且研究出一套无公害利用天敌防治美国白蛾的新技术。韩国、格鲁吉亚等国的林业专家纷纷前来,学习这一技术。美国农业部还邀请他帮助防治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入侵性害虫——白蜡窄吉丁。
如今,在北京许多小区的树木上,只要抬起头就会发现,每棵树上都挂着一个柞蚕茧,每个茧内会有5、6千头周氏啮小蜂从茧里羽化飞出。不管害虫在哪里危害,隐藏钻在哪里,它们都能找到并寄生消灭。这就是杨忠岐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防治技术,为了纪念他的恩师——我国著名昆虫学家、博士生导师周尧教授,他将该寄生蜂的名字冠之以“周氏”。
杨忠岐告诉记者,他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呼吁推广生物防治,从一开始应者寥寥,到如今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化学防治为主转为“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国家林业局2000年专门召开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会议,在全国推广他提出并实践的这一病虫害防治理念。我国各省份现在已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这些进步都是实实在在的,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意义深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跟林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杨忠岐,对未来的“美丽中国”充满向往。“森林面积和质量还要不断提升,草原生态要大力保护,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森林卫士”杨忠岐,心里萦绕着一个绿色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