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青海杂多 直击“软黄金”出土瞬间

发布时间:2021-06-05 18:53:34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王金梅 苏文彦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六月的青藏高原似乎刚刚迎来春天,在草原上驱车行走几十公里,却似乎已经遍历了春夏秋冬,山脚下还是绵绵细雨,山顶上已经飘起了雪花。

【视频】走进“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青海杂多 直击“软黄金”出土瞬间

六月的青藏高原似乎刚刚迎来春天,在草原上驱车行走几十公里,却似乎已经遍历了春夏秋冬,山脚下还是绵绵细雨,山顶上已经飘起了雪花。但雨雪并没有挡住勤劳的牧民,他们正抓紧时间,希望在短暂的采挖季里、在广袤的草山上找到更多大地馈赠的珍宝——冬虫夏草。 

作为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海拔 4000 米左右的高原地区,被称为“软黄金”。当前,地处三江源核心区、澜沧江发源地,素有“冬虫夏草第一县”美誉的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正迎来一年一度的虫草采季。在杂多县的冬虫夏草丰产区、海拔 4400 多米的苏鲁乡多晓村,除本村牧民群众外,今年还有近 7000 名非产区牧民进山采挖虫草,人均日采挖量约为50 根,每根均价40元左右。 

位于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苏鲁乡多晓村的一个虫草采挖点

走进苏鲁乡多晓村的一个采挖点,牧民们正顶着细雨,三三两两地匍匐在草山上,认真寻找着虫草“钻”出土层的“头部”。发现虫草后,经验丰富的牧民们便会估算出虫草的长度,找准挖掘点后用小锄头迅速将虫草完整地掘出,再将挖出的泥土连同草皮一起回填。这个约定俗成的动作是为了让草皮还能继续生长,经过牧民们的处理,挖过的土洞已经完全复原,看起来跟没有被挖过一样。 

牧民们在山上寻找虫草 

此外,牧民们经过一天的采挖后,除了带回自己的“收成”,也会将饮食后产生的包装袋、饮料瓶等垃圾一并带下山。淳朴的牧民们用这种方式保护着绿水青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馈养育自己的草原大地。 

据了解,杂多县的虫草采挖季从每年的五月中旬持续到六月底,期间当地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发放虫草采集证、设立便民服务点等举措,在服务农牧民的同时保护好虫草资源和生态环境,坚决杜绝掠夺式采挖。 

牧民展示辛勤劳作一天的“收成”

当地干部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杂多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牧民不再将虫草采挖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广大农牧民通过参加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开办合作社、售卖土特产、加工乳制品、制作手工艺品、开商铺等,不断拓宽增收渠道,致富门路越来越宽广,虫草采挖这一昔日牧民“主业”已经变成了“副业”。 

伸出土层的幼嫩虫草,想找到它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犀利的眼光 

经验丰富的牧民精准定位,果断下锄,掘起一根完整的虫草 

刚刚“出土”的新鲜虫草 

挖出虫草后,牧民将泥土和草皮回填敲实 

牧民用软毛刷刷去新鲜虫草上的泥土 

人们汇聚在杂多县的虫草交易中心,买卖刚刚挖出来的新鲜虫草

交易之前,先要检查虫草的品相、成色 

买卖双方依照传统“搭手”讲价 

中国网记者体验虫草采挖 

杂多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优质虫草

素有“冬虫夏草第一县”美誉的青海省杂多县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麦角真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形成的复合体,因“冬天为虫、夏天为草”而得名,主要生长在海拔 4000 米左右的高原地区。每年六月前后是虫草的主要生长期,当山上的冰雪开始融化,虫草便会破土而出。 青海省是我国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区,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出产的冬虫夏草又以其个头大、成色好、质量优、产量高等特点独步天下,以至于有了“中国虫草看青海,青海虫草看玉树,玉树虫草看杂多”的俗语,杂多县也因此被誉为“冬虫夏草第一县”。 

(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苏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