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玉成:草原深处的生态扶贫“尖兵”

发布时间:2021-03-08 10:25:45丨来源:中国环境报丨作者:夏连琪 刘红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面向未来,玉成说,虽然自己过了青春的年纪,但是仍有一颗青春的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还要继续念好“致富经”、唱活“草山戏”。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玉成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1974年出生的玉成,现任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管委会治多管理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局局长,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莫曲村的第一书记。

把脉问诊,生态产业谋新路

莫曲村位于高原腹地、三江源头,海拔4700米以上,常年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全村共522户169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77户816人,传统产业为畜牧业,是治多县最贫困的一个村。

为摸清“穷根”,玉成深入牧民群众家中进行走访,摸清了每一户人家的情况。生产结构单一、谋生渠道窄、缺乏劳动技能是这个村致贫的主要原因。草原一直以来都是牧民的命根子,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的时候,为了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国家公园管理局拨付了80万元国家公园扶贫项目资金,这让玉成心里有了底气。

莫曲村常年干旱少雨,怎么做好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章成了玉成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推进生态扶贫,他制定了留居牧民以畜牧业为生产基础的发展计划,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性岗位、林管员、生态修复工程等,增加贫困户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对居住在县城的牧民则依靠二、三产业提高收入,逐步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玉成走草场、进帐篷,大力倡导“扶贫先扶智”等思想,先后落实18万元资金维修改造莫曲村党员活动室,利用“雨露计划”持续开展农牧民的民族手工艺培训,让农牧民群众掌握相关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提高自身致富能力。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对现有民族手工艺培训基地、炒面加工基地进行升级扩建,争取上级部门购畜资金巩固莫曲村畜牧业产业,使草原留居户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恪尽职守,带病坚守扶贫路

山高水远,风雨同行。临近脱贫攻坚交叉普查的日子,玉成整天都在忙着县城易地搬迁的事情,顾不上吃饭,就喝上一口热茶、吃上一口风干肉凑合。

几天不见,莫曲村驻村干部扎西东周突然发现玉成脸色很差,黑眼圈严重,嘴唇发紫,劝他尽早去医院做检查,他却说有一起熊害的事情正困扰着牧民们的生活,他放心不下。实在难受得不行了,玉成就打着点滴躺在床上看材料,核对受熊害牧户的数据,协商处理意见。繁忙复杂的事务和日积月累的劳累最终击垮了这个藏族汉子的身体,但在脱贫路上不能拖后腿的信念,让他在病情稍有好转后,就带着治疗高血压、脑梗塞的药物到处奔波,落实一项项扶贫工作,为牧民群众干出一件件实事。

撸袖实干,共同走上致富路

四年磨一剑。驻村以来,玉成言行如一,他真驻、真帮、真投入、真扶贫,和驻村工作队员一心扑在对莫曲村的帮扶工作中。不分白天黑夜,不惧严寒酷暑,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彻底改变了莫曲村的贫困面貌,用自己的真情和实干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草原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政策已成为脱贫攻坚中最闪亮的举措。根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公益岗位设置政策要求,2017年以来,实现了园区莫曲村277户贫困户“一户一岗”全覆盖,每户牧民增收21600元,全员参加生态管护员技能培训,极大地解决了莫曲村牧民群众基本的生存难题,实现了生态保护、生态脱贫、生态固边等多重效益。2020年,莫曲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评估验收,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面向未来,玉成说,虽然自己过了青春的年纪,但是仍有一颗青春的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还要继续念好“致富经”、唱活“草山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在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中保护好绿水青山,在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依靠绿色这把“钥匙”打开脱贫致富之门,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共赢。

(原标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莫曲村第一书记玉成:草原深处的生态扶贫“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