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绘就“民生蓝图” 让群众拥有“满满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1-02-23 21:45:00丨来源:通辽广播电视台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内蒙古通辽市深入推进各项保民生、利民生、惠民生的改革措施,办好各项民生实事,织密、织紧、织牢民生保障网。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内蒙古通辽市深入推进各项保民生、利民生、惠民生的改革措施,办好各项民生实事,织密、织紧、织牢民生保障网。如今,一项项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一笔笔增进人民福祉的资金投入,都已化为百姓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摄影:李海江)

保基本民生,最要兜住的是困难群体,要做到应保尽保,让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有依靠。家住科左中旗保康镇前浩坦额仁嘎查的李信夫妇年过花甲,靠着自家的17亩地和养老金过日子。2018年,李信的老伴患上重病,四处求医,欠下不少外债。科左中旗民政局通过兜底保障摸底排查,及时为李信一家办理了低保和医疗救助。“2019年,我被纳入了低保,大病救助得了11000元,民政局又给我们办理了临时救助,又得到6000元。1万多元钱在农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李信说。

通辽市不断强化社会救助,提高保障标准,兜实兜牢民生底线。2020年,全市城市居民低保保障标准较上年提高28元/月,达到738元/月;农村居民低保保障标准较上年提高327元/年,达到5777元/年。城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较去年均提高100元,月人均分别达到1700元和1200元;农村牧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较去年提高1000元和400元,年人均分别达到12000元和7500元。18.8万名城乡低保人员、1.16万名城乡特困供养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

通辽市政协委员孙发说:“我们要推进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筑疫情防控医保网,健全重大疾病等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用药保障机制。”

做好养老服务是重大民生工程。通辽市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拥有更多幸福感。

科尔沁区天颐老年公寓不断完善高标准养老设施建设,老人入院时,公寓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也会根据老人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相较于其他养老机构,天颐老年公寓更注重高标准的养老设施建设。“12层和13层都是活动室,我们经常在这里搞文体活动、打牌、打球,非常喜欢。”张爱民老人高兴地说。

同时,公寓还对老人们开放了标准间、单人间、豪华间等不同房型,每晚由工作人员不间断巡房,还为老人们设置了紧急呼叫铃,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工作人员将给予第一时间的帮助。天颐老年公寓业务副院长关小娟表示,下一步,公寓将完善“医院”的建设,真正做成“医养结合”的养老公寓,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图片

养老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438所,养老床位29885张。城乡特困老年人集中、分散供养标准人均分别达到1600元/月和11000元/年;失能和半失能特困老年人护理补贴标准年人均分别达到13000元和5000元。

通辽市人大代表陈傲表示,在养老方面可以探索开展“旅游式养老”,让群众对养老理念乐意接受、容易接受,进而促进养老体系发展。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凸显网格员作用,为辖区老人提供陪办、代办等多种社区服务,力所能及地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

通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通辽市将坚持经济发展与改革民生协同发力,集中精力抓好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更有温度、生活更有品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1.5万人,农牧民稳定转移就业40万人,培训各类技能人才3万人次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定在82%以上;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创建2所市级优质普通高中;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做好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推进健康通辽建设。打造城乡医联体和乡村“30分钟急救圈”,实现城乡居民门诊和住院费用在市域范围内“一站式”结算。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继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将临时救助封顶线由2万元提高至5万元;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30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一是库伦至奈曼、太平川至宝龙山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新改建农村牧区公路300公里,5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二是新建改造农村电网1296公里。三是扶持牧区家庭传统奶食品加工示范户100户,建设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嘎查4个。四是完成农村牧区户用厕所改造7万户。五是打通中心城区中环新工二路。六是建设中心城区城东水厂。七是完成市医院新院区主体工程,启动建设市传染病医院和市蒙医医院。八是全市新建初中1所、小学2所、公立幼儿园13所,建成使用通辽第五中学宿舍楼,开工建设通辽蒙古族中学综合楼。九是启动实施城市森林公园康养社区项目。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连着幸福。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不仅让“民生蓝图”更加浓墨重彩,“民生答卷”更有份量,更犹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通辽百姓的心田。

(文:刘安琪 罗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