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带刺的铁丝网围栏,分割楚河汉界,阻隔在两匹马之间。姣洁的月光下,反射出极其刺眼的陌生灰色光,犹如凝脂的皮肤上划出一道长长的伤痕……”一位笔名为“冰风”的诗人在他的诗作《两匹马,在草原的网围栏两侧徘徊》中,直击草原网围栏造成的草原“碎片化”问题。
2021年内蒙古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减少网围栏,解决草场‘碎片化’问题”,这让冰风倍感兴奋和欣慰,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
冰风的本名叫张润生,记者问他:“你的笔名为什么叫冰风?”他答:“我喜欢冰的清冷与晶莹,也喜欢风的自由与无形。”这也是一位草原之子对自然和纯净,以及对所有生命、生灵自在和谐的追求和热爱吧!
张润生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生于斯、长于斯,并长年工作和生活在北疆草原上,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美景(摄影:朱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乡”
“故乡/躲在乌鸦褪色的树窝里/回忆一条由老院落、泥巴墙陈列的落满阳光和尘埃的乡村小街/长大后,故乡走进草原深处……”这首《风中的故乡》是张润生伫立于五月的原野上,迎着蒙古高原生机盎然却依然有些冰冷的长风,忽然冒出的诗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乡。我笔下每一次写到故乡、回归故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感恩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追寻灵魂之根的过程。” 张润生说。
张润生的诗中有他心中故乡的模样:“夜色庄重如敖包之穹顶,听不清/被唤醒的青草在原野上沙沙奔跑,看不见……”“我似乎熟悉这嫩芽初出的清香/我也喜欢这牛粪砖的特殊味道……”“故乡消失于一场梦里/矗立的楼盘慢慢变矮变小,直至/低于尘埃,沉于青草的脚下……”
草原人家(摄影:朱旗)
“是一个叫‘老马识途’的词,把它的伤心重重绊倒”
基于这种深沉的爱,故乡生态环境的破坏总在诗人张润生心中隐隐作痛。
“草原是大自然创造的最神奇美景,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但草原生态系统是最娇嫩、最脆弱的。在一个时期,由于人们没有贯彻科学发展理念,对草原生态造成了很大破坏。”张润生的言语中,尽是对草原生态破坏深深的担忧和痛心。
“黑骏马熟悉所有通向草原的路标,甚至包括白云、飞鸟划在蓝天的航道……而眼前的状况却让老马失蹄/露天煤矿,选煤厂,制革厂,化工厂……是一个叫‘老马识途’的词把它的伤心重重绊倒。” 张润生在诗作《老马识途》中,站在一匹老马的角度去看有些陌生的草原,并透过由此产生的惊愕、悲哀来颠覆“老马识途”的传统认知,以此警醒世人。
草原上的马(摄影:白敖敏)
“明天的草原,是我梦中最美丽的诗行”
张润生用诗歌描绘多姿多彩的北国风光,展现置身于北国天空下的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风采。他的诗歌中有“秋分时节,日夜平而寒暑均。泥土的果实,喂饱了所有饥渴的嘴唇……”这样明朗轻快的格调,也有“一切消失的必须消失,一切生长的必将生长”这样富有哲理意味的提炼,还有“当我遭遇人生的至暗时刻,一想到泥土中的蝉蛹,浑身又重新充满不竭的动力。”这样充满力量的人生领悟。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的草原(摄影:朱旗)
同时,张润生也不忘赋予诗歌审美功能之外的文化批判功能,比如为草原生态保护鼓与呼:“要对事关草原生态的重要课题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专题研究攻关,针对草原网围栏导致草场碎片化、违背草原生态自然法则等问题,尽快给出科学答案,及时纠正影响草原生态的行为等。”
“对于内蒙古来说,草原是最大的品牌,绿色是最美的底色。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不仅是绿色天然的生态家园,也是人类精神回归的心灵家园。我相信,明天的草原,是我梦中最美丽的诗行。”张润生说。就像《两匹马,在草原的网围栏两侧徘徊》的结尾处,他用优美抒情的笔调所抒发的内心愿景:
月光如水,草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远处,悠扬的马头琴声和动人的长调从毡包升起
让两匹马和躲在暗处的野生小动物同时竖起耳朵
他们分明感受到
那万马奔腾、百鸟齐鸣的场景
正跳出琴弦
走在归来的路上
希望这样的草原场景,不仅仅是张润生诗作给人的抚慰,而是像他所期盼的那样,成为动人的现实。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山地草原,朝霞为静谧的草原涂上温柔的酡红(摄影:白敖敏)
(文:中国网记者 赵明霞)
【人物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著名诗人张润生在2021年内蒙古两会现场
张润生,笔名冰风,诗人,1963年11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多年来坚持诗歌创作,有数百首诗歌和文章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绿风》《青年文学》《中国诗人》及《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等国内知名报刊,有诗歌作品连续多年入选《中国优秀年度诗歌》《中国年度诗歌精选》《中国现代诗歌精选》等权威选本,并有作品收录于《中学生朗诵诗100首》《内蒙古70周年诗选》等。已出版诗集《白鬃马》(作家出版社)《草原的高度》(中国文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