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刚过,西北风变得温柔起来。踏着消融的冰雪,蒙古族牧民夫妇郝海春和李斯琴高兴地到镇上选年货,他们径直来到一家食品店。
瞅准了店里最洁白如雪的奶豆腐,郝海春品尝了一小块说:“就是这个味儿,给我来六大块。”打包好方方正正的奶豆腐,郝海春跟媳妇盘算起来,“这两块给我爸妈,这两块是岳父岳母的,剩下两块咱自己吃。”一旁的李斯琴微笑着点点头。
奶豆腐,是蒙古族群众春节茶几上的必备品。虽然不是多贵的食物,一块只要25元,郝海春家却用7年时间,经历了从买不起、舍不得买到买得起的转变。
郝海春家住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努古斯台镇柴达木嘎查,这里是蒙古族群众聚居地区,也曾是国家级贫困旗。2010年前后,他家连续遭遇被骗钱、父亲生重病、庄稼赔钱等变故,一度陷入“烂包”的日子。
“我公公病在床上没钱看病,孩子上学钱也供不上,尤其是一到过年,讨债的电话就‘狂轰滥炸’。”李斯琴眼泪哗一下掉了下来,“当时穷得过年连块奶豆腐都买不起,离娘家才4公里也回不了,因为打不起车,更没钱买东西。家里拉下小10万元的饥荒,身上好比背了一座大山。”
2014年,郝海春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政策接连落在他家头上。“父母享受了健康扶贫,住院报销在90%以上;孩子享受了教育扶贫,每年能有2000元教育补贴;力度最大的,还要属产业扶贫。”
旗里2015年出资2.1万元为他家盖了牛棚;2016年出资7500元为他家盖了青贮窖池;2017年为他家申请到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用于买牛;2018年给予他家1万元产业扶贫资金用于壮大牛产业;2019年聘用他为村里的牛产业防疫员,年收入8000元……
好政策帮一把,郝海春家的牛产业没几年就红火起来。他家牛圈里,一群黄牛悠闲地晒太阳,个个膘肥身健。“我从开头的2头小牛犊,发展到了现在的24头牛。”看到记者的惊讶眼神,郝海春得意地说,“我中途还卖了10头呢,其中2020年销售7头牛犊,一次性收入10万元。”
2019年春节,家里买几块奶豆腐过年已不再难,可是那个春节他们还是选择再紧一紧。郝海春说:“一想到外面的欠账还没还清,自己就舍不得吃。”这家人的勤勤恳恳,帮扶责任人包文才看在眼里。“四五点起来去种地,种完地赶回家喂牲口,扶贫政策扶起了海春一家人的志气。他俩吃苦耐劳,就像他们家的老黄牛一样。”他感叹,“别说是奶豆腐,有了这股拼劲,啥愿望实现不了!”
就在前几天,随着最后几千元转账给债主,郝海春还清了家里所有的债务,结束了结婚至今长达17年的“负债”生活,“过年终于再没有讨债电话打来了”。
头戴鸭舌帽,扎着金黄色马尾辫,穿着亮面羽绒服,年货市场中的李斯琴时髦而漂亮。她挽着郝海春,挑选完六块奶豆腐朝着肉摊走去。今年过年,两人将置办年货的预算由去年的七八百元提高到了两三千元,他俩有说有笑地买了烧鸡、牛肉、鱼。
春节将至,夫妻二人立了一个小目标:“再使把劲,做大牛产业,把家里40平方米的房子换成100平方米……”
(原标题:六块奶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