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六个100%”高质高效圆满完成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发布时间:2021-02-09 16:52:39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截至2月5日,通辽市2103个行政嘎查村、231个社区圆满完成“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实现“六个100%”换届工作目标。

为扎实做好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内蒙古通辽市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各项工作部署,坚持党委靠前指挥,紧盯重点环节,严格人选条件,高标准推进换届工作。截至2月5日,通辽市2103个行政嘎查村、231个社区圆满完成“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实现100%按期完成换届、100%“一肩挑”、100%一嘎查村(社区)一名女性成员、100%一嘎查村(社区)一名大学生、100%一嘎查村(社区)一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100%达到嘎查村(居)委会党员比例结构要求“六个100%”换届工作目标;换届后,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女性成员、年轻干部、学历、年龄比例结构整体呈现“四升一降”趋势,班子结构显著优化,整体功能显著增强,为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推动通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党委靠前指挥,牢牢掌握换届工作主动权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常委会先后召开2次会议,专题听取情况汇报、审议《工作方案》。市委书记亲自深入一线指导,推动“两委”换届工作,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工作机构,全面加强换届工作领导和指导。强化责任落实。印发《给旗县市区委书记的一封信》,面对面向旗县市区委书记反馈换届工作问题,压紧压实换届工作责任。落实县处级领导包乡、乡科级领导干部包村制度,建立“周调度、日通报”工作机制,每日通报工作进展,传导压力,推进落实。强化精准指导。抽调4263名业务骨干,组成751个督导指导组,先后深入116个苏木乡镇(街道)和2344个嘎查村(社区),对人选推荐、联审考察、会议选举等环节程序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制作《“两委”换届工作时间安排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印发换届《指导手册》《100问》《工作图册》等政策用书7000余册,强化政策解读,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

严格标准条件,选优配强嘎查村“两委”班子

坚持严把资格条件关,多渠道选人用人,确保实现组织意图和党员群众意愿的高度契合。严把人选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引导群众把“双好双强”人员推选为候选人。明确新选任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一般应在55周岁以下、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等具体要求,列出17条负面清单,细化“两委”候选人资格条件和不能确定为候选人的具体情形。严把人选渠道。引导致富能人、退役军人、村医村教等成功人士返乡建设,把各方优秀人才吸纳到“两委”班子。这次换届,“六个一批”人员14923人、占比88.39%。其中,择优留任11949人;外出务工经商、本土大学毕业生回引545人;后备干部、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充实2161人;村医村教、新乡贤选拔157人;第一书记、包村干部选派101人,切实优化“两委”班子结构。严把资格审查。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按照“苏木乡镇考察、旗县委组织部审议、旗县委会议研究”的程序,将3711名党组织书记人选提请旗县常委会审议,严把人选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组织纪检监察、公检法等20个部门,对2.1万名“两委”候选人进行“两级联审”,取消511名候选人资格,坚决把不符合条件人选甄别出来、挡在门外。

严肃纪律要求,始终保持换届工作风清气正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风险防控化解和矛盾问题处理力度,不断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宣传教育全覆盖。印发换届工作《宣传方案》,利用标语条幅、信息简报等方式,广泛宣传换届法律法规、纪律要求。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917场次,印发警示教育手册30多万本,全面开展正风肃纪教育。在市级报纸、电视台、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设《聚焦“两委”换届》专栏,多角度宣传报道换届工作,市级以上刊发稿件900余篇。纪执监督全覆盖。协调政法、公安等部门提前介入,出动警力4956人次,对存在选举隐患的嘎查村落实选举现场安保管控措施。实行舆情监控“零报告”制度,及时处置负面舆情5个,有效防止不当炒作。严厉打击拉票贿选等违纪违法行为,市级通报典型案例3起,切实形成震慑作用。信访调处全覆盖。抽调纪委、政法、公检法等部门业务骨干成立工作组,深入到信访舆情较多的苏木乡镇、嘎查村进行走访调研、分析研判,稳妥做好核查处置。建立信访舆情“日报告、周研判”工作机制,妥善处置群众举报和来信来访,市旗两级共受理信访问题74件,已办结57件,正在办理17件,为高质高效圆满完成“两委”换届工作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来源:通辽发布,原标题:通辽市实现“六个100%” 高质高效圆满完成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