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来:从牧民之子到马博士 20年讲好马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12-28 14:37:25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杨芳丨责任编辑:赵明霞

用20年讲好马的故事。

什么是“蒙古马精神”?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说了这样一段话:“蒙古马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是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蒙古马精神”。在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中,蒙古马是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象征;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蒙古马是“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代表。

在内蒙古,有一位专门研究马科学、马文化和马产业的教授——芒来,“马博士”“马教授”“马科学专家”……他的头衔有很多。20年来,芒来致力于蒙古马遗传资源保护,建立马基因库,研究马遗传资源,定位科研方向,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是我国年轻一代养马学教学科研工作代表性领军人物,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新一代养马学教学科研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

走进芒来的办公室,一股马的气息扑面而来:在书法作品“蒙古马精神”的匾额下,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关于马的书籍和文创产品,办公桌铺的桌布印满了卡通马的形象,展台上、书桌上摆着不同材质、不同造型的各色马雕像艺术品。

每一位蒙古族儿女心中,都有一种关于马的情结,作为一个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牧民的儿子,马对于芒来来说,有着特殊而不可割舍的感情。在芒来眼中,蒙古马充满魅力,它骨骼结实,肌肉充实,耐力超强。

芒来说,离开草原是为了更好地回来。1993年,芒来获东北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在日本留学期间,芒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马咽鼓管囊模型,填补了世界性空白,在国际马科学界引起轰动。2003年回国后,芒来教授放弃国外高薪邀约,回到母校内蒙古农业大学任教,系统恢复马科学专业。他带领的“马属动物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致力于蒙古马的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工作,为内蒙古马业的重新兴起乃至中国马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积累可靠的实践经验。

2004年芒来编著的《蒙古人与马:蒙古族马文化大全》(蒙古文)获得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同年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5年芒来策划和组织的800匹蒙古马“阿吉奈”大赛成功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并颁发了证书,像这样的奖项和荣誉现在已经挂了满满一墙。

芒来说,“蒙古马精神”虽然诞生于内蒙古,但并不局限于内蒙古。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与实践的熔铸,早已融入蒙古族人民的血脉,同样也深深扎根在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尤其是在“面对艰巨繁重任务”的当下,全国人民更需要弘扬“蒙古马精神”。

20余年来,芒来带领团队推动了自治区马科学发展的脚步,助力自治区马产业链的延伸。选择“与马为伴”,是芒来的初心,也是他无悔的追求科研的方向。

(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作者:杨芳)


【人物简介】

芒来:农学博士和兽医学博士双博士,现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