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十三五”期间内蒙古高铁实现“零”突破,呼和浩特至北京、通辽和赤峰至京沈高铁连接线等高铁相继建成通车,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到北京的时间分别由10小时、9小时缩短至2小时10分、1小时40分,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2020年岁末,高铁建设捷报频传。如果把12月26日开通的福州至平潭高铁,以及次日开通的北京至雄安高铁喻为“锦上添花”的话,那么近日将宁夏首次揽入高铁版图、让沿线环县、庆城县等多个县区从“地无寸铁”一步跨入“高铁时代”的银西高铁,就可用“久旱逢甘霖”来形容了。成网运行的高铁宛如“新动脉”“大引擎”,输送奔腾热量和澎湃动能,让中华大家庭各民族生活于同一时空,全面小康的“成色”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是囿于地理环境艰苦导致交通闭塞。如果多个州县还没有通高铁,一场大雪一次山洪就能隔绝一个乡镇。但在西部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下筑路成本高、难度大,但为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一列列高铁开进山区,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西南边陲广西作为第一个开通高铁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克服喀斯特岩溶地貌,如今拥有1792公里高铁里程,位居全国前列;穿越黄土高坡和百里风区,兰新高铁直抵新疆乌鲁木齐;贵广高铁贵州段92%的桥隧比,让时速350公里的银龙在十万大山间飞梭穿行;曾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今高铁公交化撑起成渝双城经济圈;穿越密集地震带,沪昆高铁通达彩云之南;不惧高寒气候,张呼高铁伸入内蒙古草原;地表梁峁沟壑、地层多为粉细砂的甘肃宁夏,也被火热的高铁网拥在怀中。
铁路建设为脱贫攻坚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2016年至2019年,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新增铁路里程1.6万公里,占同期全国铁路投产里程的82.6%,其中新增高铁1.3万公里,占同期全国高铁投产里程的81%。数据有力地说明,铁路在脱贫减贫事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补强西部交通短板,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既是我们夺取脱贫攻坚战胜利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必过之关,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迈上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答题。新发展阶段的交通建设,仍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方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让交通强国建设更有温度和质感。(文:韦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