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科尔沁治沙人

发布时间:2020-11-20 09:47:59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丨作者:马雨晶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沙地生态良性逆转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奉献,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有一个共同身份——科尔沁治沙人。

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腹地,春梅家的院子周边樟子松、五角枫、杨树已渐渐成林,菜园里的玉米、向日葵已经收获。今年,春梅想把院子重新整修一下。

春梅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努古斯台镇努古斯台嘎查的村民,本是贫困户的她通过将沙化土地流转给国有林场,用流转经费买牛发展养殖,加上丈夫当护林员护草员,春梅一家两年前脱了贫。

春梅家的改变得益于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

科尔沁是我国第二大沙地,面积3.51万平方公里。科尔沁沙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治理,特别是2000年以来,国家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治理规模不断扩大,治理效果显著。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境内森林面积从2010年的1890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197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2%增加到23%,累计有效治理面积约2475万亩。

沙地生态良性逆转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奉献,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有一个共同身份——科尔沁治沙人。

亲历者——宝秀兰

我不治沙 沙治我

杨树成荫、黄柳成片、樟子松郁郁葱葱,宝秀兰终于把家乡变成了绿洲。

宝秀兰的家在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南包头嘎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旗有32个村庄因被沙漠围困,不得不整体搬迁。全旗因风揭沙压而毁的耕地在100万亩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1/6。

1993年,20岁的宝秀兰嫁到这里。“那时,全嘎查只有20多户人家,大部分人家房屋后墙都被流沙掩埋。”宝秀兰回忆道。

要生存必须先治沙。1995年,宝秀兰和丈夫骑着骆驼到50多公里外的娘家要来了1200株杨树苗。当年雨水好,树苗全部成活,宝秀兰看到了希望。

1997年,宝秀兰和丈夫承包了2500亩荒沙地,正式向沙漠进军。夫妻俩骑着骆驼到25公里外,砍下黄柳枝条运回来,一枝一枝栽进沙窝里,再从家里一桶一桶运水浇苗。大风把树苗连根拔起,夫妻俩再一遍一遍重新栽植……就这样一点点、一片片,沙地渐渐有了绿意。2010年,2500亩沙地全部得到治理。

2500亩沙地的西部还有一条大沙带,如果就此止步,那么多年辛苦得来的绿色将付之东流。可要治理大沙带,仅靠她一人无法完成。

“只有把沙子治住才能有长远发展。”宝秀兰开始向村民无偿提供苗木,发动村民一起治沙。在她的带动下,嘎查累计治理沙地6万多亩,植被覆盖率超过50%,风沙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好了,日子随之改善。宝秀兰家现在养牛100多头,全部舍饲圈养,年收入可超过30万元。村里家家户户吃上生态饭,每年仅林业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嘎查人均年收入9500元,16户贫困户2019年全部脱贫。

20多年来,宝秀兰共绿化沙地2.7万亩。2013年,她获得“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称号。

治沙不仅改变了宝秀兰的生活,也改变了她的精神面貌。曾经,结婚6年没买过一双新袜子。天天在沙漠中风吹日晒,10年前,宝秀兰不敢照镜子;如今,她在新装修的房子里特意装上了一面大镜子。去年,女儿带着父母照了一组蒙古族服饰的全家福,还为父母补拍了结婚照。

“我打算成立一个造林合作社,还打算建一个饲料加工厂,把种植的柠条和黄柳加工成饲料来喂牛。”宝秀兰依旧干劲十足。

参与者——格日乐

退休后为家乡植绿20年  

在通辽市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的公音浩绕嘎查有一片特殊的治沙造林基地,260亩的土地上,杨树、梧桐、榆树、李子等30多种树木已经成林。

这里是格日乐老人的造林基地,也是她的家乡。21年前,从银行行长岗位退休的她摇身一变,当起了“绿色银行”行长。

格日乐17岁离乡工作,退休后,放弃在城里颐养天年的生活,拉上老伴儿文都苏一起绿化家乡。

“当时,全家都不同意母亲的决定。父母年龄大了,去到那么艰苦的环境,作为儿女怎么可能放心得下。”儿子阿古拉说,拗不过母亲的执著,儿女们选择尽其所能支持母亲。

1999年,格日乐与嘎查签订协议,300亩地,义务植树20年。这一年,格日乐66岁,文都苏73岁。

来到嘎查第三天,村民们帮他们搭建了窝棚。那天风很大,黄沙吹得人睁不开眼。到了吃饭时间,格日乐发现,沙坨子里连一处背风的地方都没有,大家只好临时用秫秸埋了个障子,对付着吃了顿饭。

盖房、拉电、打井,在儿女和村民的帮助下,老两口在沙地中扎了下来。

第一年,格日乐投入4000多元,购买了1万棵杨树和果树苗,用了半个多月时间把树栽到沙坨子上。树栽完了,却遇上干旱,近一半树苗没有发芽。风吹倒了就接着栽,不下雨就挑水浇。在老两口的坚持下,沙地渐渐有了绿意,果树慢慢有了收获。

沙地能产生收益!格日乐夫妇的行动刷新了周围村民的观念,开始自发加入治沙队伍中。格日乐老人发展了21位妇女作为治沙网格户,建成“三八”治沙绿化基地。

从1号到21号,格日乐老人为每位妇女都编了号。50岁的白茹是当年的2号网格员,原本家里靠种地放牛为生,2000年加入格日乐老人的治沙队伍。“刚开始我也不相信沙地中可以种活树,后来跟着大娘去治沙,慢慢有了决心,就这么坚持了20年。”去年,白茹家通过卖木材,收入了四五万元。

在格日乐老人的带动下,嘎查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树。

2010年,老伴儿文都苏去世,格日乐老人没有停下治沙的脚步,“生命不停,治沙不止。我和老伴儿向党发过誓。”格日乐老人说。

20年来,老两口栽活了30多个品种2万多棵树,同时组织附近村民治沙造林2000多亩。2019年5月,格日乐老人将价值30万元的林地无偿移交给了当地村委会。

记录者——华维光

用镜头记录沙地生态变迁

一张照片可以记录一个瞬间,更可以见证一段历史。

华维光家住在通辽市区,是一名美术老师。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华维光来到科尔沁沙地腹地,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痛,茫茫沙海中一棵枯树迎风而立。他按下快门,拍摄了第一张关于沙漠的照片。家乡的生态问题也就此落在了他的心上。

通辽沙地面积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曾是全国遭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4年,通辽开始采取人工造林、封沙育林、飞播造林草、封禁保护、退化沙化草牧场治理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科尔沁沙地。

时隔一年,当华维光再次来到同样的地点时,枯树旁竟然有了新枝,他也就此决心做一名生态摄影师,用镜头记录科尔沁沙地的生态变迁。

6年中,华维光坚持每周来一次沙地,目前已经拍摄2万多张照片。在华维光的照片里,沙地中的树和鸟、植树造林的人都是他的主角。他时常跟着治沙人去造林现场,与他们同吃同劳动,挖坑、种树、灌溉、除草,鲜活的治沙人、鲜活的瞬间组成了华维光的一幅幅作品。

在拍摄过程中,华维光也了解到治沙人背后的故事。味精厂工人马郁峰发动亲邻组成造林队,7年绿化万亩沙地;张文君退伍后和妻子扎根沙地,靠种树一家人的小日子幸福且充实;一位63岁的妇女劳动了一辈子,闲不下来的她依旧奋战在治沙一线……

通过沙地综合治理,目前,通辽市2066万亩科尔沁沙地已经得到有效治理,900多万亩水土流失土地、1500万亩农田、2000万亩草牧场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8.9%提高到现在的23.78%。

华维光有一幅作品,记录了树枝上一群小鸟起飞的瞬间,他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小鸟又有家了》。“现在沙地的景象和2013年截然不同,现在想找出一块裸露的沙丘都难了。”华维光感慨。

2018年,华维光新买了一台航拍机,他希望能从多重视角来记录科尔沁沙地的变化。“未来,我还会继续拍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尔沁、了解科尔沁人。”华维光说。